【無耆不有】住安老院只可以等食等瞓? 其實一樣可以畫出彩虹

工作坊導師Dexter稱:「很多長者常常覺得他們不懂甚麼是藝術,不懂得畫畫,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多鼓勵他們,讓他們可以找回自己的價值,其實他們可以做到很多東西。」

程婆婆指出:「開心,可以玩,可以畫畫,可以自己發揮一下。」

程婆婆雖然對藝術和畫畫一竅不通,但導師Dexter及社工Lisa一直從旁鼓勵,希望透過陪伴和讚賞,讓程婆婆重拾信心。

程婆婆說:「有一些難度,我本身不懂得畫畫,對不對,沒有這樣的構思,讓我畫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畫。」

除了希望發掘院友的潛能,Dexter和Lisa亦希望可以透過這一類活動,改變大家對安老院舍長者的既定印象。

社工Lisa表示:「很多時候長者都會說自己沒有用,或者說我是一個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說在安老院舍住的生活就是這樣,很無奈。所以我們其實增加這些活動,一來是讓他們的日程更豐富,加上他們在這個(工作坊)裡面,其實有一種很大的滿足感。」

Dexter認為:「我覺得這種活動,除了讓他們可以發掘多一些自己的可能以外,其實他們也可以和不同院友有不同的經歷,雖然我們上了年紀,但是我們也不只有吃和睡的生活而已。」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耆不有】吞嚥困難又如何? 食軟餐都可以津津有味!

有人做軟餐的策略,以用家方便煮食為先,亦有人堅持重覆又重覆的步驟,盡可能還原食物形態,希望令老人家及病患者更有胃口,吃得更有尊嚴。

軟餐廚師Rosa表示:「我相信大部分人吃東西,你首先看到它的模樣,也要有(食物)形態,但如果只是這樣倒出來、像糊狀一樣,普通一碗食物,你的食慾、興趣未必那麼大。雖然他有吞嚥困難,但是他能夠吃得好,就像跟他人同桌吃飯進餐一樣。」

Rosa在基督教靈實協會裡當軟餐廚師,她的團隊每天都會製作軟餐,給院舍裡面有需要的長者食用。如果遇上節日,團隊還會推出更精緻的午餐應節。

Rosa說:「我相信其實吃東西,除了會品嘗它的味道,你放進口裡面會感覺到味道之外,你看見它的形態也會開心。我製作(軟餐)的時候,其實我們希望顏色盡量能夠吸引。你看到我們,譬如剛才製作的那些,我們都會加一個醬汁。如果(食物)太乾,你吃的時候,其實吞嚥也會有困難,我們加醬汁,味道會好些。」

原本在這個機構從事文職工作的Rosa,5年前因為上司說希望機構能夠在軟餐方面發展得更好,所以加入了現在的團隊。

Rosa指出:「我覺得這除了是一個機會,也可以幫助很多服務使用者,所以我決定加入這個軟餐團隊。吞嚥困難的人是需要吃一些像布丁狀的(食物),這樣較容易吞嚥。這也是一個發展方向,我們也是希望能夠讓更多服務使用者受惠。」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