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調查指,超過六成受訪會員認為,行業有缺人情況主要原因是人工低、福利差。
工聯會本月以問卷,訪問約9千名會員,超過五成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認為會令就業機會減少和工資受壓。
工聯會認為,政府的人力資源規劃,應以就業優先為本,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改善僱員薪酬待遇和工作條件,勞有所得,僱員亦能分享發展成果。
工聯會調查指,超過六成受訪會員認為,行業有缺人情況主要原因是人工低、福利差。
工聯會本月以問卷,訪問約9千名會員,超過五成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認為會令就業機會減少和工資受壓。
工聯會認為,政府的人力資源規劃,應以就業優先為本,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改善僱員薪酬待遇和工作條件,勞有所得,僱員亦能分享發展成果。
繼院舍護理員放寬輸入外勞後,政府指最遲今年中會就建造及運輸業提交人手評估及建議,當中不排除參考院舍的新做法,即毋須經勞顧會審批。
社會復常,不少行業稱人手短缺,政府在立法會大會回應議員相關質詢時稱,目標不遲於六月,就建造業及運輸業提交人手評估及建議,多名議員批評太慢。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要落實計劃可能都要至第四季度,所以想問局長,有否可能加快內部程序?擔心業界欠五萬人,局方屆時建議輸入一千應酬,這於事無補。」
自由黨飲食界議員張宇人指出:「零售、飲食、酒店、的士司機全部不足。如外地勞工不用在港住,可即日來回,對我們引入大灣區員工是好,你會否考慮?」
有議員關注,若果最終是輸入外勞,會否仿效去年底輸入外地院舍護理員的做法,即毋須經勞顧會審批,由政府決定,但要符合某些前設,例如必須是聘請至少一名本地人,才可申請輸入一名外勞等,當時預計額外輸入約三千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表示:「具體辦法要留待相關政策局提出,當然其中一個參考是院舍的辦法。」
工聯會勞工界議員梁子穎稱:「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工聯會反對政府推行計劃中,無諮詢業界、勞工團體,香港問題是錯配。」
孫玉菡說:「短缺問題已持續經年,通過很多數據搜集,亦顯示短缺問題,不能單靠本地勞動力可處理得好。」
有議員就稱,現時輸入外勞名額設上限;而僱主每月按輸入人數,每個月須另繳400元,以加強培訓本地工人,但輸入高端人才的計劃就無這個限制,質疑有階級之分,政府就稱不同政策有不同考慮。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