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逾半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 工聯會倡人手緊張行業提高薪酬待遇

工聯會調查指,超過六成受訪會員認為行內缺人,主要原因是人工低、福利差,建議當局推動人手緊張的行業,提高薪酬待遇。

失業率連續十個月下跌,今年二月跌至百分之3.3,但不少企業都稱請不到人,工聯會月初以問卷訪問約九千名來自不同行業的「打工仔」會員,約六成表示行業有缺人情況,當中過半認為人工低、福利差是主要原因;四成一表示工作條件差,包括工時長、工作量大、工作環境差等,其他原因亦包括無晉升前景、工作性質、形象差等。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建議,僱員每周平均工作時間是40小時,若達到48小時或以上,屬工時過長,工聯會稱,三成受訪者指每周工時都超過48小時。

工聯會副理事長丘燿誠說:「普遍工友反映現在(餐飲業)工作量很大,五人的工作平均只有三、四人做,甚至嚴重時,只有兩至三人做。高強度工作推給新入行工友做,有工友反映再是這樣我就不做。」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稱:「僱主不可能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要求僱員付出的話,是否也要有合理回報?」

行業缺人,但五成四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

有工友代表表示:「如果過度輸入外勞,會導致工友失業,擔憂工人待遇(薪金)價錢沒有增加,以及就業機會減少,會導致找工作難。」

工聯會認為,解決方法是優先提高人手緊張行業的薪酬待遇,當局亦應積極鼓勵本地就業,提高勞動參與率。

地盤仍「有工無人開」 機電界指多項工程同時上馬所致

有機電業工會指,目前業界人手充足,但因為有不少工程同時上馬,工友按工作環境等因素選擇工作,導致有地盤「有工無人開」。

本港近年有多項大型工程,包括啟德體育園、機場三跑等,未來還有交椅洲人工島、北部都會區等項目。

除了建築工人,亦需要機電工人安裝及修理各項設施,包括冷氣、消防系統、水管及電力裝置等。勞聯的機電業工會指,目前有九萬個機電工,人手應充裕,但在工程高峰期就未必能應付。

香港機電業工會聯合會主席張永豪稱:「包括政府所說的住屋需求的問題,建成那麼多樓宇,如過渡性房屋各方面,那麼多工程一起『上馬』是會缺人,希望將工程高峰及低峰盡量拉平,可以不需要突然要那麼多人,突然那麼少人。」

業界指電工的薪酬相當不錯,剛入行的電工日薪可達800元。「半熟練」工人日薪達1,000元,「大工」即熟練工人,更可有1,500元一日。

地盤仍然「有工無人開」,另一個原因是地盤及樓宇裝修人工近乎一樣。

張永豪指出:「始終地盤相對環境較骯髒或較熱,未必個人適應到,另外可能是社會形象問題。例如父母見到女兒男朋友,原來你做地盤,感覺上好像不是太好,很多形象上是社會要改變。機電業另一工種,如維修保養拉他們過來,但另一問題是工資有上調空間才可以過來。」

對於需否輸入外勞,他指輸入一定外勞彌補人手短缺可以接受,但必須確保本地工人開工日數足夠,外勞亦需要有一定培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