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社評摘要(二)

東方日報社論:本港治安倒退已經不是近日的事,元朗錦壆路上周六又發生恐怖謀殺案,中年婦人遭兇徒殺害。不少兇案都是有預謀的謀財害命,或涉及恩怨情仇,但香港已經發展到一言不合便行使暴力。日前旺角便有一宗便利店小爭執,有婦人用滾水照頭淋向女子。即使拉人,可以彌補事主的傷害嗎?市民最怕是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大公報社評:邊境禁區是歷史產物,必然隨著時代的前進而消失。沙頭角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被列為禁區,與世隔絕大半世紀,現在隨著特區政府釋放加快開發沙頭角的訊息,沙頭角終迎來華麗變身的契機。這是北部都會區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地居民的強烈呼聲。

經濟日報社評:七國集團峰會閉幕,美國確認額外對烏克蘭提供三點七五億美元軍援又開綠燈,讓盟友提供第四代F-16戰機,繼續向俄烏戰事火上加油。儘管七國集團公報重申支持多邊主義,推廣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惟不斷加碼軍事援烏,恐怕只會背道而馳。

6月8日 社評摘要(一)

星島日報社論:長者二元乘車優惠的違規使用情況引起社會熱議。政府決定出招,將加強抽查和執法。而港鐵亦提高違規使用罰則,冀能起阻嚇作用。嚴打冒用只是第一步,當局須理順一些執行細節,讓政策有效落實,待取得成效,更要認真處理一日多搭和長車短搭等濫用問題,才能確保公帑用得其所,長者出行福利不會淪為財政包袱。

明報社評:有意見指,隨著長者人口增加,政府花在乘車優惠的開支將愈滾愈大,主張削減補貼。然而,香港人口老化,更多福利開支用在長者之上乃是必然。政府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削減福利,而是如何確保公帑用得其所。政府各部門做好開源節流工作,公務工程避免超支和浪費,每年可省下不少公帑,毋須向民生福利開刀。

東方日報社論:特區政府最大德政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忽然傳來種種反對聲音。高官表明嚴打濫用,令長者心頭蒙憂。誠然,濫用必須嚴打,最怕港府孤寒財主上身,以濫用為名,收緊甚至收回優惠為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