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五臟虛損致尿失禁 艾灸溫腎補陽

《黃帝內經‧宣明五氣》曰:「五氣所病... 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不少女士生育後,都會有尿失禁的煩惱,在中醫的角度,又怎麼看呢?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龐沛稱:「中醫認為尿失禁是因五臟虛弱;其次是外邪侵擾或外傷引致。這種情況常見於老年人,或者產後婦女,以及長期病患、身體虛弱的患者。」

患者的膀胱因為無法控制尿液的排出,以致尿液不時從尿道滲漏出來,中醫說比較常見的證型是腎虛不固。

龐沛指出:「很多時因為年紀大,長者腎虛,這時小便有滲漏的現象。人害怕寒冷、身體虛弱、腰痠背痛。」

醫師說針對腎虛不固的患者,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組成的包括肉桂、山茱萸、山藥、澤瀉、附子、熟地、丹參、茯苓,再配合上縮泉丸 ,組成的有山藥、烏參和益智仁,有濃縮小便的作用。

中醫也會用上針灸治療,主要針對腰腹及雙腳的穴位。

龐沛說:「腰部主要針督脈以及膀胱經的穴位為主,例如督脈的命門、腰陽關 。膀胱經就會針灸腎俞、氣海、大腸、關元、膀胱等穴位。腹部會針灸任脈為主,中極、關元、氣海等穴位。」

如果害怕針灸的話,不妨可以試下用艾灸治療。不過要注意,膀胱濕熱的患者就不太適合這個方法。

龐沛表示:「艾灸有溫腎補陽的作用,因為尿失禁主要是陽氣虛、性質偏寒。艾有溫補的作用,針有疏通經、活血化淤,針灸後加上艾灸就相得益彰。」

今次就為大家推介一款「參龍覆盆茶」,有養血安神、補腎固本的作用。

材料:

黨參 20克

覆盆子 12克

龍眼肉 15克

炒酸棗仁 12克

煮法:

將黨參、覆盆子、龍眼肉和炒酸棗仁洗淨後,加適量水煎汁代茶飲。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肥胖損肝、脾、腎 中醫教用針刺調理脾胃補氣

《黃帝內經》:「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處理肥胖問題,中醫學觀點認為主要與肝、脾、腎三臟相關,最常見的患者因飲食不節制,多見有痰濁及血瘀。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肥肉、煎炸、油膩食物,其實不只是甜食及寒涼,生冷食物都有關係。中醫認為脾將攝入食物轉化氣血,供養人體,脾的功能低下時,做不到這個功能就會有積聚。脾最怕甚麼?就是辣、凍、肥、甜,太過寒涼亦會令我們人體產生不到氣。」

排毒是否就能減肥呢?

彭明慧指出:「很多時候以為自己是脂肪,會吃很多坊間說的山楂、一些容易消食的藥物。他很希望自己能夠去到大便,他覺得去到大便,那我就會瘦。其實排便只是脾胃功能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全部,我們說的成因也有很多。」

除了處方中藥外,中醫亦主張透過針刺,常用的有氣海穴,可調理脾胃及補氣;促進消化會用天樞穴;而增強脾胃功能的,可用足三里穴或者中脘穴,或會同時採用「耳穴壓貼法」,以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貼壓穴位。

彭明慧稱:「例如最常用有饑點,饑點是管理體重的一個大穴,即是說你肚餓時,或想進餐前約十分鐘,多些按壓它,是有機會減低你的食慾;按壓神門穴,都有一定平穩情緒的功效。」

「穴位埋線法」亦是其中一種治療選項,將可被人體吸收的、含有生物蛋白線物質的羊腸線,埋入穴位。

彭明慧說:「穴位埋線可說是針刺法的『加強版』,我們同樣是看患者的症型是如何,然後我們挑選相應穴位,但我們的做法、針會有些不同。穴位埋線的針,是一個中空管的針,我們會放生物線、生物蛋白線,例如好像羊腸線的物質,放在管內,就會將羊腸線嵌入穴位。我們長期按壓穴位,等於將針灸療效得以加長,或甚至飲食之前,平時都可多些按壓穴位、刺激穴位,得到的療效會更加明顯。」

最後,為大家推介一款茶飲,決明子山楂茯苓茶,有潤腸通便、消食去水腫,適合一般患者服用。

功效:潤腸通便、消食去水

材料:

茯苓 二兩

決明子 四兩

山楂 二兩

煮法:

所有材料洗淨後,加水滾煮,即可飲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