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耆不有】有藝術團體舉辦工作坊 鼓勵長者藉遊戲放下年齡包袱

有藝術團體舉辦工作坊,鼓勵長者透過玩遊戲方式,放下年齡包袱,盡情擺動四肢,打破長者給人「沉悶」的定型。

大玩「彩虹圈圈」,又推「馬騮架」。這群老友記越老越玩得,他們參與的是一個叫「身體年輪」的藝術工作坊。

工作坊導師李振宇想透過遊戲形式,讓長者發掘身體潛能,由擺動四肢開始,去接觸表演藝術。

「身體年輪」聯合藝術總監李振宇說:「長者普遍好奇『身體年輪』這個名稱,活動身體的一些『輪動』 ,指的是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或者認識自己的身體。」

鍾貴美指:「我們不是跳舞的,對吧,不知道能否做到他的要求,純粹貪玩。」

自從帶領這個工作坊,李振宇見識到老友記都可以很有活力,他希望工作坊亦能讓老友記放下年齡包袱,回復童真。

劉慶虹表示:「初時我在想自己腰痛,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實踐起來自己真的做到,使我認識到年長人士不可以整日暮氣沉沉,年紀大、行動不便或是怎樣,都要有朝氣。」

經過大約八個月的相處,他們共同創作出一個作品,用放開懷抱的表演,感染來捧場的親朋戚友。

鍾貴美指出:「不需要經常想著自己多少歲,反正在玩耍,投入就可以了,做每件事都要投入。」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耆不有】練習古箏有助長者延緩衰退?

古箏不只音色美,琴音還可以淨化心靈。有音樂家認為,練習古箏是很好的鍛鍊,有助長者延緩衰退。

彈古箏全靠雙手在彈指間的運用,而手指末梢掌管著眾多穴位,鑽研古箏數十年的吳炳坤發現,練習古箏對長者養生、保健,有不少益處

音樂家吳炳坤表示:「因為彈琴時要眼到、心到、手到,三者要達到一個和諧,鍛鍊得多會反應快,因為彈琴不是只靠記憶,還要看譜,多項機能一起綜合運用,為長者減省很多不必要的衰退所帶來的疾病。玩古箏,你會發現剛開始的時候身體是涼的,彈完會發現身體變溫暖,會變熱,所以彈古箏是一個有利健康的活動。」

吳炳坤的理念是用琴音樂理啟迪思緒,淨化心靈,他亦會自創古箏樂曲,發揮這個特點。

吳炳坤指出:「我不會用傳統中樂的作曲方法,我是中西都會運用在內,因為從每種不同的樂器中可體驗到它的奧妙,譬如作曲,常常都會取材豎琴的一些技巧,或是一些鋼琴的技巧,譬如琶音,這些就是從豎琴裡面汲取過來的,因為一樣事,兼容並蓄,生命力會很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