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不生趨勢持續 少子化如何衝擊兩地?

香港和內地去年都出現人口負增長,有學者預計,未來少子化趨勢持續,政府繼續鼓勵生育之餘,也要提早加強社會保障制度,應對人口老化。

80後的Nic和April拍拖四年,他們不少中學同學已經生了小朋友,大家約出來聚會都要選擇親子餐廳。和朋友子女玩得開心,但說到自己,兩人都說不想生。

Nic稱:「好佩服,我玩十分鐘就覺得極限了。不只是一日,一出生到現在。」

April說:「如果全日這樣陪他玩,日日陪、日日玩。」

有團體3月公布調查,七成六受訪者說不考慮生小朋友,而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香港生育率更是全球最低。

April表示:「生小朋友不是我很想做的事情,反而願望清單中,還有很多其他東西,所以對我來說不算很大遺憾。」

不只香港,內地去年也出現人口負增長,是60年代初大饑荒後首次。34歲的林辛夷在上海創業,這一天她親身上陣,為自己的運動品牌拍廣告。

林辛夷指出:「我是一個願意去體驗的人,但是我真正愛做,而且想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創作。」

但熱衷體驗的她,唯獨不想體驗做媽媽。

林辛夷表示:「我覺得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自己,如果我本身沒有這樣的缺口,我就沒有這樣的感受,就是我非要有一個人來我的生活中陪伴我。」

研究指,每名女性平均要生2.1個小朋友,才能保持人口穩定,但2020年內地每名女性只生1.3個嬰兒,跌破警戒線。

南京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主任陳友華稱:「如果我們生育不刺激,可能它還掉得比今天更低,所以我們採取生育刺激政策,主要成效不是促使生育率的回升,而是阻止生育率的進一步下降。」

他預計少子化趨勢難以逆轉,政府要提早加強社會保障制度,應對長者人口增長。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新聞透視】年輕一代擁抱不婚 結婚人口持續下跌?

內地首次結婚人數不斷創新低,城市化下,不少年輕一代擁抱不婚主義,有學者相信,未來結婚人數還會持續降低。

33歲的梁聖音Paris在上海做財富管理,平日工作繁忙,一有空就與好友聚會,她認為單身生活很充實。

梁聖音稱:「可能會有一些孤獨感,但是我覺得我越來越在跟自己和解,不讓自己陷入傷春悲秋,讓自己就是平靜地度過。」

梁聖音朋友說:「兩個人在一起,開心就可以,為甚麼一定要結婚?結了婚萬一不好,還要離婚,多麻煩。」

內地2021年公布的數據,20至40歲適婚男性比女性多1,752萬人。38歲的賴日甜住在廣西南寧一條農村,在男多女少的情況下,他想結婚也沒有機會。

賴日甜表示:「每個人都需要組建一個家庭,有一家人、有小孩。現在也一事無成,也沒有組建家庭,沒人和我組建家庭,娶不到媳婦,也挺遺憾的。」

內地2021年首次結婚人數有近1,158萬人,創1985年以來新低。有學者相信,未來結婚人數還會持續降低。

南京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主任陳友華指出:「出生性別比的失調,就加劇了男女比例的數量失調。城市的大齡剩女和農村的大齡剩男,這兩者之間是平行線,永遠找不到交集。」

他說婚姻和家庭提供了經濟、照顧、心靈慰藉等,隨著單身男女增加,也會加重社會負擔。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