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 報章要聞(一)

星島日報報道:近日天氣炎熱,食環署清潔工人在工作時倍加辛苦。署方轄下約有900個鄉村式或臨時構築垃圾收集站,絕大部分位於鄉郊地區,礙於地理環境所限,本身未能提供各種便利設施。食環署連月來特別檢視鄉郊地區前綫清潔工人的工作環境後,採取多項具體便利措施,包括讓他們在工作地段,或幾分鐘步程內可找到飲用水;酷熱天氣時,短暫休息的地方、清潔工具用水及廁所等,並清楚列明每樣設施的位置。政府市政職工總會執行委員蘇曉樺讚賞相關的措施非常好,因現時天氣酷熱,可讓同事們有一個良好的休息地方。

文匯報報道:「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涉及填海造地1,000公頃,早前被「環保團體」質疑會「掏空」財政儲備云云。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強調,特區政府是負責任的政府,不可能讓任何工程「掏空」儲備。雖然待有關項目於明年進入詳細研究階段後,特區政府才較有條件,對相關財務安排提出初步看法,但已可以肯定的是,項目造價不用全數以公帑支付。

6月6日 報章要聞(二)

東方日報報道︰青光眼是導致失明主因之一,由於早期症狀難察覺,不少人發現時已喪失視力。本港至今仍未有青光眼篩查,奧比斯與香港大學眼科學系聯合首推青光眼人工智能篩查計劃,為逾3,000名隨機選擇、年滿50歲的香港永久居民公屋住戶,提供免費全面眼科檢查服務。

文匯報報道︰「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3」昨日舉行啟動禮,計劃得到24間大型企業的積極響應,為香港青年提供超過320個境外暑期實習崗位,遍布內地不同省市和海外國家,覆蓋不同行業。獲聘的實習生,將於本月中陸續出發,展開為期不少於6星期的實習。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政府會繼續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全方位培育廣大青年成為愛國愛港並具備世界視野、抱負和正向思維的新一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