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天氣報告
/public/mcm/images/202303/6228999e-8124-4111-a290-73900017f42d.jpeg)
天文台預計今年全年平均氣溫偏高,增設「極端酷熱」級別,至於會否影響當局正制定與暑熱指數掛勾的工作指引,政府稱會再研究。
天氣開始熱,以往有工人烈日下工作時猝死,勞工處正優化《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跟天文台的暑熱指數掛勾,詳細列明當指數達到30或以上,不同勞動力程度的工種,在戶外及室內,無冷氣情況下的休息時間,當局預計最快四月推出。
不過天文台最新預計,今年平均氣溫會越來越熱,將在酷熱天氣警告中,增設「極端酷熱」級別,當預測攝氏35度或以上便會發出,會否影響勞工處的指引?政府稱會再研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在制定預防中暑指引時,勞工處和天文台一向很緊密地合作。所以未來日子我們繼續溝通,看如何可更好用好如天文台有更多資訊,做好整個指引的工作。」
有勞工界議員估計,若實行新指引,需要停工的情況可能會增加,建議透過特別安排。
勞聯勞工界議員周小松指出:「我覺得可以有時工作時間可以調節,在極端酷熱天氣可以早些開工,平時開九時,能否和員工商量這幾天開八時,中間時間多些休息,避開中午最熱時間。」
建造業商會認為,若以暑熱指數決定工人休息時間,會造成混亂,建議只參考溫度。
建造業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稱:「工友未必喜歡做,因為突然又休息15分鐘,然後又量度一下,氣溫和濕度好似低一點,又要上班,例如內地已經實行,氣溫去到某個度數,我們就全面停工,不要說根據濕度、根據氣溫,不同工種,在不同地方。」
工會認為僱主應盡早和僱員,就在酷熱天氣下工作的安排達成共識,也在工作環境中,增加更多通風及遮蔭設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