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5]天文台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天文台上午8時45分取消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屯門和田邨有單位遭雷擊擊碎外牆石屎 戶主稱當時感害怕

一道雷雨帶凌晨橫過本港,屯門和田邨和喜樓被閃電擊中,擊碎外牆石屎,無人受傷,單位女戶主表示,當時感到害怕。

天文台在清晨四時起至早上九時,錄得超過2.3萬次雲間閃電,雲對地閃電亦錄得至少1.2萬次。屯門和田邨出現驚險一幕,一道閃電擊中大廈外牆。閃電擊中27樓這個單位,清楚見到部分石屎剝落。

剛剛入住半年的尼泊爾裔女戶主稱,事發近七時,當時正準備帶女兒上學。

涉事住戶GURUNG PREETI說:「非常害怕,我女兒說不想睡在這裡,當時我替女兒梳頭,準備上學,雷電擊中一次,然後有火花像爆炸。」

房內冷氣機等設施並沒受損。

有氣象專家指,閃電軌跡隨機性大,容易受空氣中的電荷粒子影響改變。

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說︰「閃電是一節一節向地面行,原來一個閃電向地面行有個先頭部隊。先頭部隊將前面大概幾十米空氣,將前面空氣變得帶電、更電離化。大氣層空氣不是完全均勻,有些地方容易將空氣電離化,變了最後閃電軌跡,會『Z』字形或『之』字形,所以變了早上有單位不幸機會很少被雷電擊中。每一樣科技都有其局限性,避雷系統所保護的範圍亦都有一定範圍,所以雖然機率很低,但都會發生,所以不要百分百依賴科技。」

不過他強調現今建築物非常安全,市民在雷暴期間留在家中非常安全,但最好要遠離窗戶。

天文台清晨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近三小時,期間屯門及離島坪洲雨勢最大,錄得50至70毫米雨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