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鄰居挺身而出為鄰居服務 街坊直呼:係愛呀

回南天,地下經常冒水珠,「水浸」的畫面充斥着各大社交平台。近日,有將軍澳居民在Facebook 群組,以「有一股力量驅使我這樣去做」為題,指樓主挺身而出,拿出拖把、水刮、水桶與圓凳為人民服務,將大堂抹過乾淨,從上載的相片與短片可見,抹淨大堂後的水黑如墨汁。

網民都感謝樓主的「偉大」,指是「好人好事」,形容為「無私的人」,做法「係愛呀」,並指「得閒刮一刮阿婆唔會撻」、「抹走了一波灰塵」。不過,有飽經潮濕的街坊無奈地指,這是「將軍澳時令景觀」、「力量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其實抹完又濕返」,並建議「8小時後再影張相睇吓」。

有測量師籲業主更改間隔留意設計可行性 購二手樓應查清結構有否改動

將軍澳日出康城近日有單位被揭發打穿主力牆,現時不少業主都會更改單位間隔,有測量師就提醒,裝修時要留意設計是否可行。如果買二手樓,就要查清楚有否改動過結構。

陳漢文從事室內裝修二十幾年,他表示曾遇過一些客戶提出特別要求。

設計公司裝修顧問陳漢文說:「我們都會有做一些豪宅,有很多時候客人都會和我們要求,例如想在單位下面做地庫,都會有的,就要挖個洞去做地庫,通常都是想造一個酒窖,或者一個活動室的形式。通常我們都要和他耐心解釋,其實這樣是不合法的。」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不少市民沒有留意裝修的安全,認為政府亦應該加強宣傳,而物業管理發牌制度8月1日正式生效後,物管公司亦可加強角色。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指出:「覺得在自己家裡裝修,改裝一下,可能沒有人知道。在這方面,對於要符合的法規,就掉以輕心,也不重視。在宣傳推廣方面,政府是否做得不夠,香港私人住宅單位超過140萬個,如果讓政府每個單位都去看就不可能了。物業管理公司開始強制持牌,在這方面能否多做一些、問多一點,究竟裝修涉及甚麼?要拆甚麼?」

測量師學會提醒,市民買二手樓前,可翻查單位物業的售樓書,避免購買有安全風險的單位。

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表示:「可以用一些售樓書,現在近期的售樓書資料是詳盡的。屋宇署的百樓圖網都是可以申請到一般建築平面圖,加上結構圖則,其實都是很清晰可以看得到的,明顯看到那些牆身,或者凸出來的柱子是實的。」

如果市民真想改動結構,他建議市民找專業人士評估狀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