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揭開泥土下文物的神秘面紗,令民眾對這個行業充滿幻想。
拿著尺對文物左量右度,再於圖紙上按比例繪畫物件外框。李福秀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名考古繪圖師。
大眾對考古的想像大多停留於在遺址掃抹塵土、尋找文物的蹤跡,其實除了考古發掘外,考古學還包含考古繪圖師、文物修復師及拓片師等多個工種。
而考古繪圖師需要透過實地勘測,繪圖記錄遺蹟、文物的大小同形狀,即使現今攝影技術發達,許多遺蹟文物的結構細節仍需人手繪圖。
從業29年的李福秀參與過寶墩遺址、芒城遺址,及金沙遺址等考古繪圖,她表示,考古繪圖再加上文字、圖片,就能讓文物「說話」。
考古繪圖師李福秀說:「它這個器物放到這兒,它就像是一個很死的東西,如果你把它畫了,然後又配上資料、照片,加上這個繪的圖,它發出來之後它相當於會說話了,就是它在說話了,你知道它是甚麼了。」
現時李福秀在工作之餘,亦帶了十幾位學生,她指將繪圖畫好才能對得起文物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