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將與機管局研究在機場實施「一地兩檢」。有候任官員認同能擴展香港機場與內地的航空網絡,亦可方便內地接通海外。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做好國家和世界各地互聯互通的橋樑,包括要建設新興國際航空樞紐中心。
疫情前香港機場約有三分一客流是轉機客,不少是來往內地和海外。
有航空業界提出配合新跑道和新客運大樓落成,可實行「一地兩檢」,即旅客由內地出發來港當乘內陸機,在內地機場不用辦出境手續;來到香港機場,才一次過辦理內地和本港的清關。這樣內地無出境設施的二、三線機場亦可經營來港航班。政府曾指將與機管局研究安排。
曾任航空業的丘應樺未公布獲任命為來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前,曾指認同安排可以吸引更多人流,鞏固香港航空樞紐地位。
時任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丘應樺表示:「你不需要過兩次關,由內地來香港,你過一個關就可以離境,或者在別些地方進入香港,過一個關就能進內地,這是否很方便?如果『一地兩檢』,香港作為出口關,很多(內地)機場沒有安檢,都可以跟香港聯繫,你說香港機場與內地的網絡擴展有多大?」
除了設施聯通,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另一重要關鍵是民心相通,來屆政府要做好兩地專業資格互通、居住證、稅制等融通,甚至讓市民讀國情班。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李浩然稱:「心魔有很多方面,一方面是不認識,第二方面甚至可能有些誤解,第三是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帶。應鼓勵同學或年輕人,更勇於嘗試新的事物,讓他們學習內地的法律制度、財務會計制度,或內地軟性一些,如社會風土民情、民族文化等。」
李浩然指,不少港人於內地發展或會遇上文化差異等問題,最重要是保持謙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