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工程船風暴期間斷裂事故,救援人員在沉船地點西南方約九十公里,成功救起一名遇險船員,他身體狀況良好,但之後亦發現12具屍體,目前仍有14人失蹤。本港飛行服務隊指,會把搜索範圍向南移。
內地工程船「福景001」周六風暴期間在本港西南面內地水域斷開兩截。本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應內地當局請求前往協助,當日中午救起三名船員。
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指,早上五時許,海軍162艦、即「南寧號」導彈驅逐艦,在外圍搜尋區,工程船遇險處西南約90公里,再救起一人。
到下午三時半,當局就指該海域找到多具懷疑船員遺體,正加緊確認遇難者身份。
當局指,最新獲救船員為工程船的甲板工,在海面漂浮超過四十小時,沒有補給,被發現時穿著救生衣,他身體狀況良好,僅著涼,已安排送上岸。
政府飛行服務隊指仍努力協助搜索。
政府飛行服務隊總監胡偉雄稱:「最主要現時搜索範圍已離開香港負責的範圍。我們需經海事處,與廣東救援指揮中心,甚或海南那邊有關部門作協調,讓我們的飛機可以向南調整,希望可再找到生還者。」
不過,距離海難已超過兩天,船員生存機會又有多少呢?
香港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主席司徒家成指出:「他們沒法游水,一跳下去,海浪會將他們拋高,有四米高便拋至四米再下來。拋你上去時,落來那一下剛好是水入你鼻,或拋下來時或導致他暈倒,若人是反向下,變相面向水會溺斃。」
香港海員工會主席張世添表示:「若能穿上保溫衣,人浮在水上,也可以堅持到數天。沒吃東西也問題不大,但脫水及低溫症。穿著救生衣一定隨海漂,不知漂向哪,是很大面積擴散,找也很難找,救援時間拉長,情況越來越差。」
遇險的工程船出事前正參與陽江對出海面、規模達百萬千瓦的青洲風力發電項目,計劃在離岸五十公里處,興建92台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再通過海底電纜接陸上電網。項目首期目標在2023年尾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