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年輕「哈漢」夫妻以車為家 遠離煩囂享受現代遊牧生活

以車為家,居無定所,永遠在路上。四川有一對年輕的「哈漢」夫妻遠離城市喧鬧,過現代遊牧生活。

一輛露營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上,路邊坡地排列著一塊塊色彩斑斕的梯田。車內這對夫妻由重慶自駕前往新疆,開展新式「遊牧生活」。

楊諳諳稱:「我們是一對『哈漢』夫妻,我是漢族、重慶人,我老公是哈薩克族、新疆阿勒泰市人。我們兩個已經在一起7年、結婚3年了,這種生活叫『VanLife』(以車為家)。」

30歲這一年,夫妻二人決定辭去城市白領的穩定工作,共同去「遊牧」。

楊諳諳說:「用我們自己的積蓄買了一輛二手的金杯車,把它改造成了一個哈薩克民族的氈房床車,準備開始我們環遊中國。」

「遊牧」初期,兩人面臨不少挑戰。

哈力木‧賽力克表示:「比如說我們在房車的露營過程當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出發第一天就遇到了困難,不停地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就發現我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就是面對問題沒有那種恐懼心理了。」

旅途中亦有不少意外收穫。

楊諳諳指出:「雖然我們和家人的物理距離變遠了,但是我們和家人的心跟心之間的距離變近了。」

他們用影片記錄「遊牧生活」並發布在網絡平台上,不時在海邊跳起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又不時彈唱哈薩克曲目《一壺奶茶》。如今這對夫妻正展開環疆之旅,未來再走遍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四川有七旬村醫僅收一元象徵式診金 為經濟困難村民治病

當醫生除了要有「妙手」,更需要一顆「仁心」,四川就有村醫盡心盡力醫好每個人,甚至只收一元診金,為有經濟困難的村民治病。

上山採藥,研磨藥材,診治病人,都由這位鄉村醫生「一腳踢」。76歲的苗長培在四川南江縣雙廟村,足足做了40多年村醫,為這個偏遠地方的村民診治各種奇難雜症,成為「守護神」般的存在。

村民苗波稱:「我的腿腳那年受傷後一直發抖,通過他的針灸就好了不少,這麼多年都沒有復發過,曾經縣醫院、區醫院都聘請他去。他一直堅持駐紮在農村,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正所謂醫者父母心,面對經濟有困難的村民,苗長培只收取1元象徵式診金。

鄉村醫生苗長培指:「遇到病人有錢沒錢我都要救,他沒得錢算了。這個錢無所謂,因為救人、因為我愛好這個事,因為我通過行醫這麼多年,我認為救人確實很好,給人們帶來歡樂。救個人等於救個家。」

苗長培以生命影響生命,他女兒苗媛亦跟隨爸爸,走醫學這條路,並在畢業後,兩父女一起為鄉親服務。

苗媛表示:「從小因為受他的影響,我經常跟在他身邊,所以說我才選擇這個(職業)。我還是會堅持,在我本土這個地方為大家服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