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高原地帶的四川道孚縣,花卉苗木種植存活率低。當地探索出「凍土栽培法」,解決高原植物培育、蔬菜種植等難題,帶動周邊民眾增加收入。
海拔2,900米的道孚縣,康巴高原植物園內一片綠色,各種高原特有的花卉植物在苗圃茁壯生長,但冬季的高原特別寒冷及乾燥,苗木成活率僅有3成至5成。
研究團隊成功探索出適合高原植被栽種的「凍土栽培法」,讓高原種植成活率達到8成以上,目前已成功栽種高山杜鵑等20多個品種的花卉植物。
康巴高原植物園負責人何行銘說:「把有些高原的一些特有(植物)物種,進入到低海拔地區,然後就是讓高原的一些花卉也好,美的一些花到處都能展示。技術就是大量的培育,對市政綠化也好、鮮花入戶也好,都是大大提升它的經濟效益。」
「凍土栽培法」也在這個現代農業園得到推廣,穿梭在苗圃中,只見一排排嫩綠的萵筍幼苗迎風生長。
來到這片蕃茄種植基地,又可見一顆顆鮮亮的小蕃茄掛滿枝頭。
道孚縣盛煌農業產業園負責人徐全傑稱:「結合當地高原氣候特有的地區屬性,形成我們在這邊行之有效的、一套完整的高原種植模式。就是每年的話來我們這邊務工的人,就是在80個到100個(人),利用農閒的時候過來務工的話,每年增加的收入在3萬到4萬(元)左右。」
現時「凍土栽培法」已廣泛應用於道孚縣內高原植物培育、蔬菜種植等,帶動周邊民眾進一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