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台灣學生創作閩南語說唱歌曲 藉音樂講述「全閩抗疫」故事

福建泉州一名台灣學生創作系列閩南語風格的說唱歌曲,用音樂講述「全閩抗疫」的故事。

這首名為「全閩抗疫」、濃濃閩南味的說唱歌曲RAP,一推出就爆紅網絡。創作者陳柏源來自台灣台中,2018年他選擇到泉州讀大學,一踏上這片土地,就感到無比親切,他發現泉州與台中語言相通、習俗相近。

華僑大學台灣學生陳柏源說:「我從小在台灣的農村長大的,我在泉州這裡的環境是很像。我感受到就是這裡的閩南氛圍,那個氛圍太像了。那我就用閩南腔普通話,就是我們這種地瓜腔啦、這樣子講,然後想說看看會不會有點反應,沒想到我一做、反應就來了。」

疫情期間,他創作了一系列以核酸檢測、居家隔離為主題的閩南腔說唱歌曲,助力抗疫。他將日常生活所見、所聞、所想融入歌詞,不斷豐富創作題材。

陳柏源稱:「關於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還有一些就是你在日常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種種問題。」

陳柏源表示,希望透過創作閩南語音樂,令更多台灣青年了解閩南。

陳柏源指出:「以我們年輕人的方式,讓更多年輕的人喜歡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這是我更希望做的事情。」

他還計劃開辦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吸引更多台灣年輕人來這裡就業。

台灣青年憑收購《金陵圖》南京開店拓展文創產業 促進兩岸交流

有台灣青年透過收購古代畫作《金陵圖》,繼而在南京開店,從事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這幅描繪宋代南京城市風貌的古代畫作《金陵圖》,目前世上只存3幅,兩幅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剩下的卻是收藏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廣場內這間小店。店舖主人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從事文博數碼化工作,十多年前跨海來到大陸紮根,並堅守自己熱愛的職業。

台灣青年殷伊玲表示:「這一幅德基的《金陵圖》,是我們從海外收購回來的。我們兩岸的研究(學者),對於《金陵圖》的研究組織一個小組。所以我們之後做了一個更大的、更大的對文物典藏一個數位化,可以把真人(模擬)實境秀帶進去我們的《金陵圖》裡面,了解我們金陵古都裡面宋朝最繁盛的那個生活場景。」

不想大家只能隔著玻璃欣賞原作,她亦設計出拼圖、磁石貼及玉兔焚香爐等周邊文創產品,讓大家私藏,不少受到年輕人青睞。

殷伊玲稱:「2023年我們說前『兔』似錦,在我們的《金陵圖》裡面,宋代的文人雅士有四大雅事,朋友相聚可以一起品茗,然後再去燒一支這樣的香,也是非常清新典雅。」

殷伊玲表示,兩岸同根同源,相信透過歷史文化,兩岸民眾可產生共鳴。她亦期望2023年《金陵圖》三幅作品能夠合體展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