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祁縣古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因年代久遠,城內房屋老化、基礎設施陳舊,當局引入外國政府貸款,對古城進行全面修繕。
祁縣古城又稱昭餘古城,其歷史可追溯到1,500年之前的北魏時期,亦是明、清500年晉商發源地之一。
城內有過千座自明清時期保留至今的古民居,晉商老街上依次排列著渠家大院、萬里茶道博物館等景點。隨著時間流逝,城內房屋及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的問題日益嚴重。
2017年,祁縣古城保護與更新發展項目經法國開發署評審通過,成為中國首個文化遺產類外國政府貸款項目,總投資近7億元人民幣,目前正展開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改造。
工程負責人表示,因為要保護文物,施工必須克服不少困難。
古城更新發展示範項目負責人閆殿政說:「祁縣古城街巷比較窄,還有很多原住民、有很多文物,因此在開挖過程中兼顧這些原因,只能人工開挖。比如馬家巷『一線天』只有60厘米寬,機械純粹進不來。」
雖然工程令城內交通不便,居民仍期待古城修葺完成的那一天。
祁縣古城居民張玉蘭表示:「我一直在這古城住、道路挺不好走,現在又開始建築(施工),道路上給我們造成了不方便。日後要修好了那肯定是挺好。水、電一接通我們是熱烈歡迎。」
據了解,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改造預計明年四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