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縣古城房屋基建日久失修 當局引入貸款全面修葺

山西晉中祁縣古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因年代久遠,城內房屋老化、基礎設施陳舊,當局引入外國政府貸款,對古城進行全面修繕。

祁縣古城又稱昭餘古城,其歷史可追溯到1,500年之前的北魏時期,亦是明、清500年晉商發源地之一。

城內有過千座自明清時期保留至今的古民居,晉商老街上依次排列著渠家大院、萬里茶道博物館等景點。隨著時間流逝,城內房屋及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的問題日益嚴重。

2017年,祁縣古城保護與更新發展項目經法國開發署評審通過,成為中國首個文化遺產類外國政府貸款項目,總投資近7億元人民幣,目前正展開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改造。

工程負責人表示,因為要保護文物,施工必須克服不少困難。

古城更新發展示範項目負責人閆殿政說:「祁縣古城街巷比較窄,還有很多原住民、有很多文物,因此在開挖過程中兼顧這些原因,只能人工開挖。比如馬家巷『一線天』只有60厘米寬,機械純粹進不來。」

雖然工程令城內交通不便,居民仍期待古城修葺完成的那一天。

祁縣古城居民張玉蘭表示:「我一直在這古城住、道路挺不好走,現在又開始建築(施工),道路上給我們造成了不方便。日後要修好了那肯定是挺好。水、電一接通我們是熱烈歡迎。」

據了解,基礎設施與道路系統改造預計明年四月完成。

山西傳統小吃「頭腦」傳承四百年 藥膳文化深受民眾喜愛

山西太原有名為「頭腦」的傳統小吃,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以一碟醃韭菜做引,輔以二両黃酒,喝一口暖流入身,再舀一塊煮得軟爛的羊肉,夾一顆羊肉燒賣,蘸少許山西老陳醋,肉香四溢。

這種小吃原本稱為「八珍湯」,有400年歷史,由「清初六大師」之一的傅山選用八種食材研製而成,其後傳授給一間回民飯店,改名「頭腦」。

顧客劉壽生說:「我從(19)78年開始喝(「頭腦」),每天喝,一直喝到現在。喝上就舒服,早上就專門喝這碗。」

「頭腦」製作技藝傳承人王和茂,每日清晨五時就和徒弟開始準備食材,起鑊,水滾後依次加入羊肉湯、黃酒、酒糟、煨麵,不斷攪動煲底。徒弟將蓮藕、山藥切好焯水,再將前一日用良薑、黃芪燉煮4小時的羊肉切塊,就配齊一碗「頭腦」的食材。

「頭腦」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王和茂指出:「 因為咱們『頭腦』的核心是黃酒,咱們在選料當中要精選,選料精而且配料全。每道工序都不簡化,秉承傳統這樣製作下來,『頭腦』就是一種文化,因為『頭腦』是藥膳,又是養生滋補的食品,好多老主顧都是六點左右就都來了。」

王和茂表示,在餐廳生意最好的時期,一個早上可賣出一千碗「頭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