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錦江畔的活水公園20多年曾獲得「國際環境設計獎」,近日經修復改造後,被打造成「天然空調房」。
踏入成都活水公園,綠樹成蔭、流水淙淙,林間道旁水霧瀰漫。園方負責人表示,公園在現有植物群落的基礎上新增了智慧噴霧系統,以模擬峨眉山氣候特點。
活水公園修復整治工程負責人朱俊糖表示:「建園的時候設計了一塊區域。這塊區域的栽植主要是引用了一些峨眉山特有的植物,然後模仿峨眉山生態群落,就是因為有這片林子的存在,所以走進來能明顯感覺到負氧離子、溫度、濕度,包括PM值都會比外部環境舒適得多。」
活水公園改造過程,貫徹「無蚊公園」的理念。園方不僅透過「活水」、「淨水」,減低蚊蟲繁殖,還引入50架滅蚊設備。
成都錦江綠道公司總工程師劉麗娟稱:「捕蚊器的布置的話,它也是有科學原理的。它的原理其實就是模仿人體工學,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來吸引蚊子進行捕捉。」
活水公園亦首創人工濕地處理污水法,錦江水依次流經厭氧沉澱池、水流雕塑、兼氧池、人工濕地塘床系統等淨化系統,一路向前,水質由「濁」變「清」,由「死」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