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女網紅推廣新式藏餐 冀令更多人喜愛藏式飲食文化

藏餐在不少人眼中多為粗茶淡飯。四川就有一名藏族女網紅鑽研新式藏餐製作,期望令更多人愛上藏式飲食文化。

來自四川阿壩州的藏族小姐勝甯卓瑪,正在家中錄影短片教製作藏式美食。伴隨熟練的手法及講解,一道藏族傳統美食,蕨麻點心就新鮮出爐。

美食女網紅勝甯卓瑪說:「最近我的工作就是拍短視頻,很多人認為我們藏族人平時吃的、過年過節就是粗茶淡飯,好像沒有甚麼美食,但是我們藏區也有很多好吃的。」

曾學過烹飪和西點製作的勝甯卓瑪賦予藏餐創新體驗,研製出多款新型高原美食,如青稞優酪乳杯、糌粑月餅、人參果酥餅等,以適應年輕人的口味。

勝甯卓瑪表示:「因為我們傳統的一些,比如糌粑那種傳統的吃法,現在很多年輕人包括小孩子都不太願意去吃,所以我覺得這些應該去改變一下。」

2019年,她成立工作室在網上分享藏式美食製作及藏餐視頻教學。

隨著愈來愈多人關注,去年11月她開始在網上招生,一個月內就有1,000多人報名。

勝甯卓瑪稱:「我現在有2,000多個學生,大部分是藏族的,所以我平時講課的話是用藏語講的。大部分都是家庭婦女。」

現時勝甯卓瑪已在短視頻平台分享逾100道各類藏族美食,收穫近40萬粉絲。

四川雅安以大熊貓為主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吸引大批旅客到訪

四川雅安是法國傳教士於19世紀發現全球首隻大熊貓的地方。當地利用珍貴資源,圍繞大熊貓主題,推展一系列文旅融合新消費。

四川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這個主題樂園內,熊貓元素的雕塑建築、景觀綠化等隨處可見。門口大排長龍,遊客只為一探熊貓的世界。

樂園名為「貊貊家園」,當中「貊」字源自《山海經》對熊貓的別稱,由「貊貊走廊」、「貊貊世界」、「貊貊空間」、「貊貊學校」及「貊貊星球」5個部分組成。

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青少年活動中心,「貊貊星球」設有熊貓主題展覽中心、博物館及沉浸式互動體驗展館。在熊貓主題密室逃脫遊戲區,不少遊客打卡體驗。

遊客溫浩指出:「從網上我們了解到滎經這邊,大熊貓元素特別多,也會和朋友在這裡住下來。」

園方亦將熊貓元素融入商業營運,開辦熊貓咖啡店、餐廳、民宿及推出文創產品等,構建熊貓旅遊產業鏈。

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黨委書記高小松稱:「之前可能就是到我們農家小院坐一坐,耍(玩)的時間不長,對經濟的帶動有限,但自從去年我們把熊貓貊貊這樣一個數字熊貓的IP(知識產權),植入我們的旅遊行業以後,我們的遊客到龍蒼溝可能就玩上兩到三天,拉動了我們的農特產品的銷售,帶動了我們農家樂、民宿這樣一些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龍蒼溝鎮合共接待遊客逾1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過1,200萬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百分之2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