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兩周內第七度發射導彈 日方指未有落入專屬經濟區水域

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北韓今晨再向東部海域發射兩枚短程彈道導彈,是兩周內第7次。日本防衛省相信屬潛射彈道導彈,均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以外水域,批評北韓加劇挑釁行為。南韓和美國表示,密切監察情況。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指,北韓當地星期日凌晨1時48分至58分,從江原道文川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兩枚彈道導彈,導彈射程約為350公里、飛行高度為90公里,從射程和高度看,今次發射的導彈參數,與北韓日前發射的超大型火箭炮KN-25相似。軍方加強監察並與美國保持緊密合作。

日本副防衛大臣井野俊郎就指,兩枚彈道導彈從北韓東岸發射,都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外。日本傳媒引述防衛省指,按照發射地點,這兩枚導彈有可能是潛射彈道導彈。

井野俊郎批評北韓接連發射導彈,加劇直接挑釁行為,威脅日本、東北亞地區,以至國際社會安全穩定,不可接受。

今次發射是北韓勞動黨建黨紀念日77周年前一日,亦是自上月25日以來,第7次發射導彈。

美國印太司令部亦發聲明指,美方有留意北韓今次發射,在密切諮詢盟友及夥伴,並強調美方對南韓和日本防衛的承諾仍堅定不移。

北韓早前指近期接連試射導彈,是回應美國直接軍事威脅的自衛行動,並未危及周邊國家。

南韓、美國及日本因應北韓接連發射導彈,上周四剛完成聯合軍演,是三國兩周來第二次舉行軍演。

南韓情報部門估計北韓最快在本月16日進行核試。南韓氣象廳周六凌晨約三時,監測到豐溪里核試場附近發生2.5級震動,震源深度23公里,經評估後相信屬天然地震。

拜登將赴日出席G7峰會 分析料日方邀韓澳等參與為應對中俄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將前往日本出席七大工業國(G7)峰會,日方也邀請南韓、澳洲等八國參加會議,被指是為了應對中國和俄羅斯。

美國白宮發聲明,指拜登將於本周三啟程前往日本廣島,周四先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然後出席周五至周日的七大工業國峰會。

擔任輪任主席國的日本,亦邀請南韓、澳洲、印度、巴西、越南、印尼、科摩羅和庫克群島參加七國領袖會議,將聚焦討論糧食供應、能源與氣候變化等議題。

由於這八國與中俄存在複雜的政治與經濟關係,有分析認為,日方邀請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終止俄烏戰事。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稱,為應對北韓核威脅,預料屆時岸田文雄將與拜登及南韓總統尹錫悅舉行三方會談,加強同盟安全合作與威懾力。

早前有報道指,峰會的聲明,可能包括中國被指經濟脅迫的內容,中方回應稱「經濟脅迫」的帽子,美國最適合戴。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美國脅迫有關國家,對中國大搞經濟脫鈎、科技封鎖、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絕不是甚麼公平競爭,而是嚴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如果七國集團國家真正關注經濟安全的話,就應當要求美國立即停止以國家安全為名,行打壓遏制他國之實,停止濫施單邊霸凌行徑,停止脅迫盟友搞排他性小圈子,停止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停止將世界分裂成兩大市場兩套體系。」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據報計劃在東京開設首個亞洲辦事處,北韓則批評美方想在亞太地區建立霸權地位,在背後推動亞太版北約,用心險惡;又指日本以俄烏戰爭為契機,警告若日方欲借北約與美國,成為軍事強國,將面臨第二次毀滅危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