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援非醫療隊開辦中醫培訓班行醫救人 廣受民眾歡迎

山西援非醫療隊在非洲多國開辦中醫培訓班,治療當地患者。

非洲喀麥隆雅恩德婦兒醫院內,在山西醫生張琴指導下,護士長艾露露‧昂熱正在為一位當地婦女針灸。這間醫院很多護士都已學會了基本起針、起罐。

中國與喀麥隆在衞生領域合作廣泛,除了派遣醫療隊外,還幫助喀麥隆修建醫院、培訓醫護人員。艾露露‧昂熱曾在2015年赴山西學習中醫。

喀麥隆雅恩德婦兒醫院護士長艾露露‧昂熱表示:「第一次我學習針灸的時候,我發現我熱愛這個領域。在火罐課程的學習中,我認為它是一種非常直接治療病人的手段。」

在喀麥隆,中醫治療非常受當地民眾歡迎。

山西援喀麥隆醫生張琴阿說:「這個病人是一個退行性膝關節病變,但是她特別特別怕疼,照樣還是很喜歡針灸治療。我們科門診量其實是很大的,基本上每天都在30個人左右。」

除了喀麥隆,山西援非醫療隊中醫醫生還在多哥、吉布提等地開設中醫培訓班,教授拔罐、針灸等。

山西長子縣獲譽「中國美髮之鄉」 當地人冀打造一流理髮品牌

山西省有一個縣理髮業很有名,原來都跟傳統習俗和歷史有關。

山西當地人有句話:「二月二、龍抬頭,大人小孩都剃頭」,希望剪髮能好運當頭。在農曆二月初二,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理髮店都特別多客人。

長子理髮協會會長賈海亮指,這天從早到晚十分忙碌,全店要為百多個顧客剪髮。他有逾三十年理髮經驗,更傳承了刀工要硬、推拿、按摩和刮臉的技術。

長子理髮協會會長賈海亮表示:「開始跟師傅學的時候就是刮臉,刮臉就是練手腕;第二年開始學的是剪平頭;三年時間就學了刮臉、按摩、剃平頭。」

長子理髮有名,背後有段歷史。據說唐朝時當地已有「剃頭匠」,到清朝實行剃髮制度後,理髮成為當地的傳統職業,四處幫人理髮,後來再將技術走南闖北的發展,形成遍布全國的理髮大軍。

另一理髮師曹偉傑,2011年16歲時跟親戚在太原古交學習理髮,再跟隨長子理髮手藝人在臨汾學師,近年為照顧年邁的祖父母,回鄉開理髮店。

理髮師曹偉傑指出:「接下來的話,我希望我經過不停地學習,再吸引一些想學美髮的人才或者學徒,把一家店做好,然後開第二家、第三家。」

2013年,長子縣成為擁有最多美髮從業員的縣,被稱為「中國美髮之鄉」。2014年長子理髮被列為長治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當地人期望打造「長子理髮」品牌,成為一流現代化的理髮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