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壩高原村民學種玫瑰增收 將研日用品等建立銷售管道

在四川阿壩高原上,有一片美麗的「玫瑰花海」,當地村民學習種植玫瑰後,收入大幅增加。

在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海拔2,600米至3,400米的,高山峽谷中,有一片玫瑰的「海洋」。十年前,達維鎮冒水村黨支部書記陳望慧,引進8個玫瑰品種回鄉試種。同年她在村內成立了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

冒水村黨支部書記陳望慧表示:「高原種植玫瑰,它分海拔『陰山』和『陽山』,要適合它們的品種。有些適合在『陽山』生長的,『陰山』過不到冬。最後我們選了很好適應這裡的品種,種在我們這個高原上。」

陳望慧逐步在村裡建起玫瑰加工廠,進行玫瑰精油、花茶等衍生品的加工生產,並遠銷至保加利亞、新西蘭及南韓等國家。如今小金縣種植玫瑰1.5萬畝,覆蓋13個鄉鎮、46條村,帶動3,200多戶超過2萬人增加收入。

村民喻福良稱:「以前做莊稼的時候,像我們帶殘疾的,其他的(途徑)找錢也不行,工地上又不要,基本上沒有存款。從栽了玫瑰就是翻天覆地變化,我們現在就是吃穿不愁,家裡隨時隨地零用錢拿得出來。」

從2020年開始,陳望慧研發日用品、護膚品等產品,建立新的銷售管道。她還在村內建起學研樓,引進外來人才,持續發展玫瑰種植、玫瑰產品轉化。

四川雅安以大熊貓為主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吸引大批旅客到訪

四川雅安是法國傳教士於19世紀發現全球首隻大熊貓的地方。當地利用珍貴資源,圍繞大熊貓主題,推展一系列文旅融合新消費。

四川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這個主題樂園內,熊貓元素的雕塑建築、景觀綠化等隨處可見。門口大排長龍,遊客只為一探熊貓的世界。

樂園名為「貊貊家園」,當中「貊」字源自《山海經》對熊貓的別稱,由「貊貊走廊」、「貊貊世界」、「貊貊空間」、「貊貊學校」及「貊貊星球」5個部分組成。

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青少年活動中心,「貊貊星球」設有熊貓主題展覽中心、博物館及沉浸式互動體驗展館。在熊貓主題密室逃脫遊戲區,不少遊客打卡體驗。

遊客溫浩指出:「從網上我們了解到滎經這邊,大熊貓元素特別多,也會和朋友在這裡住下來。」

園方亦將熊貓元素融入商業營運,開辦熊貓咖啡店、餐廳、民宿及推出文創產品等,構建熊貓旅遊產業鏈。

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鎮黨委書記高小松稱:「之前可能就是到我們農家小院坐一坐,耍(玩)的時間不長,對經濟的帶動有限,但自從去年我們把熊貓貊貊這樣一個數字熊貓的IP(知識產權),植入我們的旅遊行業以後,我們的遊客到龍蒼溝可能就玩上兩到三天,拉動了我們的農特產品的銷售,帶動了我們農家樂、民宿這樣一些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農民的增收。」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龍蒼溝鎮合共接待遊客逾1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過1,200萬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百分之2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