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放緩,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升百分之2.1,升幅是五個月來最低。蔬菜水果跌價抵消了豬肉漲價。
內地豬肉價格繼續上漲,而菜價下跌,北京市民來街市買餸,有無感受到?
北京市民表示:「肉好像稍微貴了一點,但是還可以,能接受。」
另有北京市民稱:「整體差不了多少,沒有特別的瘋狂,也沒有特別下跌。」
有菜檔就稱,個別種類蔬菜近期明顯賣便宜了。
菜檔職員說:「大白菜以前賣一塊五,現在賣一塊二、一塊三,便宜了兩三毛錢都已不得了。」
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2.1,升幅是五個月以來最低,亦低過市場預期,按月升百分之0.1,升幅較9月回落0.2個百分點。
但豬肉價格受生產周期、短期商戶惜售及消費旺季等因素影響,按年上漲五成一,比上月擴大15.8個百分點,按月升近一成。雞蛋價格按年升百分之12,禽肉升百分之8.3,由於供應增加和國慶假期後消費降溫,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按月均由升轉降。
有分析認為,儘管豬肉價格處於上升周期,對消費物價形成支撐,但疫情影響短期難以消除,估計全年CPI增長約百分之2.1。
反映企業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按年由升轉跌,是超過一年半以來首次,10月跌百分之1.3,表現是22個月以來最弱。按月升百分之0.2,是半年來最大升幅。
瑞銀相信如果樓市影響減退,明年3月底之後防疫形勢改善,內地明年經濟增長有望反彈至百分之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