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小巷總理」為居民辦好社區工作 增添老舊社區幸福指數

福建一名紮根基層的社區黨委書記,為居民辦好社區工作,被稱為「小巷總理」。

現任福州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的林丹已經七十多歲,她先後獲得「七一勳章」、「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亦被民眾稱為「小巷總理」。

由於社區父母都上班的家庭居多,她聯絡創辦了福州第一間公辦民營的少兒託管中心。

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表示:「託管所辦起來的時候,當然很多人也勸我說,你不要做這個事情,有風險,孩子放學嘛,你把他都接到這裡有風險,那我就想說,做每一件事情都有難的地方。孩子在這裡開心,家長放心,一個人只要用心去做、把好事辦好了,我覺得不要去怕風險,好人一生平安。」

多年來,林丹亦發起成立黨建聯盟,每日傾聽居民最關心的難事,想方設法解決。

林丹稱:「我覺得這又光榮、又感到責任重大。發揮好我老黨員的作用、老書記的作用,社區的服務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我就朝著這句話一定要做得更好,讓黨放心、百姓幸福。」

從昔日鄰里糾紛、案件頻發的老舊社區,到如今遠近聞名的模範家園,林丹以一輩子為群眾換來了「幸福指數」。

福建「兩岸夫妻」網上展現和諧生活 助台灣青年赴大陸發展

福建有「兩岸夫妻」開辦網絡自媒體,展現和諧生活之餘,亦幫助台灣青年到大陸發展。

來自台灣南投的高睿暘,和福建泉州惠安縣的馬蕎茵,結婚兩年,家庭近月增添新成員。在泉州台商投資區工作的丈夫,一次業務中認識了現在的太太。

台胞高睿暘說:「因為自己從事兩岸融合交流一個工作,然後看著我的太太,她對於推廣她們自己家鄉惠安女的這個文化,也是不遺餘力。我們有諸多的興趣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就在這樣一個因緣巧合下,走在了一起。」

兩夫妻工餘開辦網絡自媒體,由有運營經驗的太太負責主要工作,發布生活趣事,分享正能量,還幫助30多名台灣青年解決到大陸生活、就業及創業的問題。

高睿暘妻子馬蕎茵表示:「比如說像那個《台灣人在大陸生活指南》,像這個講的就是台灣朋友在大陸,比如說台胞證過期了,或者是他要怎麼辦結婚證、換駕照等等的一些問題。那我們因為有經歷過,所以我們就把它拍成短視頻的方式。」

高睿暘近日學會烘焙純天然、無添加手工麵包,由發麵到烤製都親手去做,亦希望輸出這技術,協助以後到大陸發展的台灣年輕人多一技之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