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小巷總理」為居民辦好社區工作 增添老舊社區幸福指數

福建一名紮根基層的社區黨委書記,為居民辦好社區工作,被稱為「小巷總理」。

現任福州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的林丹已經七十多歲,她先後獲得「七一勳章」、「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亦被民眾稱為「小巷總理」。

由於社區父母都上班的家庭居多,她聯絡創辦了福州第一間公辦民營的少兒託管中心。

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表示:「託管所辦起來的時候,當然很多人也勸我說,你不要做這個事情,有風險,孩子放學嘛,你把他都接到這裡有風險,那我就想說,做每一件事情都有難的地方。孩子在這裡開心,家長放心,一個人只要用心去做、把好事辦好了,我覺得不要去怕風險,好人一生平安。」

多年來,林丹亦發起成立黨建聯盟,每日傾聽居民最關心的難事,想方設法解決。

林丹稱:「我覺得這又光榮、又感到責任重大。發揮好我老黨員的作用、老書記的作用,社區的服務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我就朝著這句話一定要做得更好,讓黨放心、百姓幸福。」

從昔日鄰里糾紛、案件頻發的老舊社區,到如今遠近聞名的模範家園,林丹以一輩子為群眾換來了「幸福指數」。

台商投資福建鄉村建休閒營地 以心靈音樂療法為民眾減壓

福建泉州有台灣商人投資改造鄉村,將荒廢礦山變身休閒旅遊地。

走進山間棧道,路旁有五顔六色花草,這裡是福建泉州台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下埭村。台商王淑貞和團隊去年二月來到後,利用依山傍海優勢,復耕農田,改造廢棄礦山,打造休旅露營地。

台商王淑貞表示:「先把村莊整個打掃、改造,一些破舊的房子都給它改造了。然後第二步就是說我們開始來開荒,把這條山路給它開荒起來,再來就是說來規劃整個一個景觀的一個木棧道、步道的一個規劃。」

村莊為不同群體提供身心放鬆的空間,有台灣的心靈音樂療法供大眾減壓。

王淑貞稱:「我們這邊周一到周四,我們提供的是給自閉症的孩子家庭跟失智老人的這種家庭。他們過來這邊,免費在這邊做這個農療的一個基地。那(周)五六日,我們就會提供給社會人士來這邊,做露營、燒烤、然後來這邊做休閒。」

她指泉州好山好水,很多空間可發展。下埭村是好例子,在荒廢的地方創造價值,又為台商作示範,來大陸投資、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未來她將引入台灣農產品到當地種植,設立特色民宿、山間書吧,舉辦礦坑音樂會等休閒活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