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舉行的東盟峰會閉幕。即將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與中國的溝通渠道會維持開放,確保不會演變成衝突。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批評,美國尋求軍事化東南亞,遏制中俄。
東盟系列峰會最後一日舉行東亞峰會。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美國總統拜登、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南韓總統尹錫悅,以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多國領袖或代表出席。
東道主柬埔寨總理洪森稱,在目前全球緊張的形勢下,呼籲各國團結。
李克強則強調,地區國家應該堅持相互尊重,深化互利合作。他提出三點倡議,包括堅持戰略對話,開展建設性互動,堅持互利合作,攜手應對風險挑戰,以及堅持東盟中心地位,構建包容性區域架構。
至於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拜登周一將於印尼首次面對面會談,受到區內以至全球關注。拜登在會上強調,即使兩國競爭,與中國的溝通渠道都會維持開放,確保不會演變成衝突。
拜登見記者時亦表示,自己與習近平之間互相了解。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我了解習近平,我相處的時間較其他世界領袖多,我很了解他,他了解我,並沒有……我們存在非常少誤解,我們只要找出紅線所在,甚麼是對我們各自最重要的事情。」
拉夫羅夫會後則稱,峰會並無達成一致決定,批評美國試圖控制印太地區和尋求軍事化東南亞地區,目的是遏制中國和俄羅斯,稱要和中國一同維護東盟扮演的角色。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則稱,不會讓東南亞地區成為新冷戰的前線,強調區內國家不應該成為任何強國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