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晤澳洲總理 指超越分歧及相互尊重為實現關係穩定發展關鍵

國家主席習近平趁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分別與法國、澳洲及南韓等多國領袖會晤。習近平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會談時指,中澳關係實現穩定發展的關鍵,是要超越分歧及相互尊重。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舉行兩國領袖六年來的首場會談,是澳洲今年五月換上工黨執政後,中澳領袖首次見面,習近平形容中澳關係曾走在中國與發達國家關係的前列,值得雙方珍惜。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過去幾年,中澳關係遇到了一些困難,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因為中國和澳大利亞同為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我們應該改善、維護發展好兩國關係。」

習近平強調,超越分歧、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是中澳關係實現穩定發展的關鍵,雙方應該總結經驗教訓,探討如何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確軌道,並可持續地向前發展。

阿爾巴內塞則在會上提出,期望中方撤銷自2020年起,對澳洲商品的貿易禁運;又指中澳即將迎來建交50周年的里程碑,兩國應攜手構建更穩定繁榮的印太地區。

習近平亦與亞洲鄰國、南韓總統尹錫悅會面,是中韓領導人近三年來,再度舉行雙邊會談。韓聯社報道,尹錫悅表示,期望透過密切溝通,合力建立成熟的中韓關係,在朝鮮半島及地區和平穩定等問題深化合作。

習近平則形容,中韓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國對維護地區和平有重要責任,強調雙方要加強戰略溝通,增進政治互信。

另外,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時指,中法、中歐應該堅持獨立自主,開放合作的精神。在烏克蘭局勢方面,強調中方主張停火、止戰、和談的一貫立場。愛麗舍宮發聲明,稱中法元首重申尊重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意要緊急為衝突降溫。

中俄不同意俄烏局勢相關描述拒簽G20聯合公報 惟印度發表「主席國摘要」

二十國集團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結束,由於中國及俄羅斯代表不同意有關俄烏局勢的描述,大會沒有發表聯合公報,只由印度發表「主席國摘要」,強烈譴責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

一連兩日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星期六在印度南部班加羅爾閉幕,由於與會代表未能就描述俄烏戰事達成共識,因此沒有發表聯合公報。輪任主席國印度只發表「主席國摘要」,概述兩天會談,並指出各國分歧立場。

摘要指多數會員國強烈譴責在烏克蘭的戰爭,強調這場戰事造成極大的人類苦難,並加劇全球經濟原有的脆弱性。又指戰事令供應鏈中斷,金融穩定面臨風險,能源和糧食供應持續不穩定。

據報美國及盟友要求在聯合公報中加上「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字眼,但中俄兩國拒絕簽字。中方就希望在公報中,刪走「戰爭」一詞。

印度財長希塔拉曼強調,除中俄外,其他與會國家都同意,兩段涉及俄烏衝突的文稿,實際來自上年11月在印尼峇里舉行的領導人峰會聯合聲明。

印度財長希塔拉曼說:「他們(中俄)不同意那兩個段落,因為領導人在峇里峰會所擬就,礙於當時形勢比人強,現今他們不想要(這兩段)。」

德國財長林德納對中國拒絕簽署聯合公報感到遺憾。

而美國財長耶倫則認為,絕對需要在聯合公報中譴責俄羅斯。有與會代表指,中俄不希望在二十國集團這個平台,被用作討論政治議題。

中國及印度對俄烏戰事的態度備受關注。俄烏戰事一周年前夕,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譴責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及印度均投棄權票。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表示,中方始終主張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輸送武器不會帶來和平,延長衝突只會讓普通民眾付出更大代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