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再調整措施確診可居家隔離 密接者改5天隔離

內地一個月內再度調整防控措施,新冠患者可以居家隔離,而密切接觸者隔離日數由八天縮短至五天。至於何時放寬入境防控,當局表示會依法依規逐步推進。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繼上月推出二十條優化措施後,再有新十條。

國家衞健委疫情應對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這次的優化並不是完全放開不防,是主動的優化,而不是被動的,是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病毒變異株的特點、疫情的流行特徵,通過對疫情趨勢、動態研判,為今後繼續優化完善防控策略及措施、最終戰勝疫情,提供條件及保障。」

十條新措施中,最大轉變是患者的隔離方式,由以往無症狀或輕症患者需要送到集中隔離,出院後再接受七天居家監測,改為可選擇居家隔離,第六、七天連續兩次核酸檢測Ct值在35或以上,即可解除隔離。

密切接觸者則由五天集中隔離及三天居家監測,改為五天居家隔離,最後一天核酸檢測陰性就可以解除隔離。

高風險區劃定範圍改為按樓棟、單元、樓層及住戶為單位,不得隨意擴大,及不得採取任何臨時封控。若連續五天沒有新個案要及時解封,並嚴禁以任何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小區門口等。

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及減少檢測頻率,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進行快速檢測。除了養老院、醫療機構、中小學等場所外,不用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查驗健康碼。

跨地區流動的人士亦不用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以及不用「落地檢」。

至於何時才會放寬入境防控措施或入境隔離要求,當局表示會依法依規逐步推進。

當局又指會加快推進長者接種新冠疫苗,沒有疫情的學校要恢復面授課堂;不得限制民眾購買退燒、感冒藥等;又要求各部門要堅持執行有關要求,糾正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問題。

延伸閱讀:

【通知全文】內地防疫「新十條」 輕症者可居家隔離

bit.ly/3FuDeeG

內地多地再現新冠疫情不少為二次感染 專家稱或有三次或四次感染

內地多個地方再次出現零星散發的新冠疫情,其中不少是二次感染,有專家稱有人甚至會出現三次或四次感染。

北京市衞健委公布,今年五月中的報告發病數約是四月底的四倍。有內地流行病學專家指,隨著抗體逐漸減弱,因此二次感染持續的時間,會較第一次更長,並不排除有人會多次感染。但隨著新冠病毒變種減少,早前形成的抗體能減輕再次感染時的症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