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網紅」景點三門峽大壩河水暴漲 民眾走避不及多人死傷

農曆新年,到景點「打卡」時亦要小心。大年初一,河南及四川都有景點發生事故,造成多名遊客死傷。

河南三門峽大壩下游周日下午四時許河水暴漲。內地社交平台多段片段可見,事發時水流非常急,多名民眾被困在河道中間。有人嘗試抓緊大石,但最終亦不敵水流被沖走。

內地傳媒報道,雖然事發地點的岸邊設有圍欄,又有告示牌警告「水深危險,請勿翻越」,但不少民眾受「網紅」景點吸引,無視警告前往「打卡」。

報道引述多名目擊者指,事發時河水快速上升至1.8米深,民眾來不及走避。

有目擊者說:「(河道中間)是有石頭露出來的,他們(遊客)就去那兒、靠中間那兒,站在石頭那拍照。」

當地政府翌日通報,事故為「多人溺水事件」,造成兩死八傷,另有七人失蹤,但未有提及水位急升是否與上游的水壩排洪有關。

河南周口市同一天有廟會的遊樂設施失控,多名遊客受傷。當地政府指傷者均無大礙,涉事的遊樂場已關閉,負責人正接受調查。

而四川樂山市醉花谷景區內,有載人熱氣球升空後墮地,造成一死三傷。據報當地政府已介入調查,並扣查景區負責人。

廣西靈山縣「擊鼓鬧春」迎農曆新年 吃靈山大粽寓意團圓

在廣西欽州靈山縣,當地人過年就有「擊鼓鬧春」及包大粽的習俗。

富有節奏的鼓聲如雷震耳,欽州靈山煙墩大鼓非遺傳承人黃平修,打響了迎接農曆新年的大鼓。

廣西靈山煙墩大鼓非遺傳承人黃平修稱:「從今天開始到元宵,每一個晚上、每一個白天,到處都有人敲(鼓)。」

煙墩大鼓相傳是當地先民用作驅鬼避邪、驅趕猛獸,及傳遞戰爭信號的器具,現時已演變成迎春、祈福時所用的樂器,並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遺保護名錄。

每逢大年初二,不同村之間會聚集在一起,以鬥鼓、比拼鼓聲的方式,祈求風調雨順、驅疫辟邪。

黃平修指出:「看哪個鼓打得好、哪個鼓比較響,鬥來鬥去,還有一個評比的,哪個村比較響的、哪個村戴那個大紅花的。」

在靈山過年,民眾還會吃以大著稱的靈山大粽。這種將整隻雞放進去的金雞大粽,據說是靈山特有。

廣西靈山大粽非遺傳承人張龍芬表示:「金雞大粽代表了我們一家人團園、團聚的時候,一個吉祥如意在裡面。」

每逢大型節慶活動,村民更會製作幾百斤重的大粽,寓意「傳宗接代」、「高中狀元」等好意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