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識:世貿上訴機構

世界貿易組織去年12月裁定,美國要求香港出口產品必須標示為「中國製造」不符合規則,美國在周五就有關裁決,向世貿提出上訴。

不過世貿的上訴機構負責仲裁的法官因遴選問題處於「真空」,已經停擺超過三年,美國的上訴恐怕短期內難以解決。

世貿上訴機構常設七個法官席位,任期四年,可連任一屆,而任命必須經全體164個成員一致同意。

不過美國特朗普政府自2017年上台後,多次以上訴機構「越權裁決」、「審理過長」等理由,否決法官任命。直至2019年,僅餘的三名法官中,再有兩名任期屆滿,機構亦因無法達到法定要求的最低三人仲裁,陷入停擺。

美國駐世貿大使帕甘透露,美國正與多國協商,改革世貿爭端仲裁機制,目標是明年底前全面運作。她亦不排除上訴機構屆時亦能夠重新啟動,但強調機構必需要作出「大幅改革」。

時事通識:密克羅尼西亞

與中國有邦交的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總統帕努埃洛宣稱受到中國威脅,甚至有意改為跟台灣「建交」。

密克羅尼西亞位處於美國「第二島鏈」,與美國關係密切,亦同時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被視為是中美拉攏對象。

密克羅尼西亞與美國簽有《自由聯合協定》,國防由美國負責,國民可到美國居住、工作,甚至加入美軍。

密克羅尼西亞是由散布在西太平洋600多個島嶼組成,專屬經濟區面積是中國的3倍,加上地理上的優勢,有分析指,如果中方能進入這些水域,甚至建立港口,將為中國帶來龐大利益及提升國際影響力。

不過帕努埃洛早前發公開信,指控中國在新冠疫苗等問題上,侵犯密國主權,又出資支持分離主義分子,為密中關係蒙上陰影。

帕努埃洛日前競選連任落敗,任期餘下兩個月,他的言論是否意味著密克羅尼西亞外交方向轉變,尚待觀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