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集中展出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 共涉382件珍貴文物

北京國家典籍博物館首次將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集中展出。

甲骨殘片、漢代吏卒私人信件、敦煌遺書、宮廷生活明清檔案,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揭幕。

展覽分為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及明清檔案四個專題。首次將分藏於各處的四大文獻集齊、合共382件珍貴文物文獻,集中展出。

國家典籍博物館展覽部主任顧恒說︰「我們甲骨文裡面有一片叫『北圖6006號』甲骨,它裡面記載的是一次祭祀的過程,像居延漢簡記錄的就是那個時候戍卒的一些生活、一些生平。明清檔案可能大家都非常了解,像我們這裡面展的大多是宮廷密檔,像傳位於四貝勒還是傳位十四貝勒這個電影裡面的橋段,在我們這裡面就有這件展品的原件;還有秘密立儲匣。其實通過這兩件東西,我們就可以看到電影裡面橋段是否真實、是否可信。」

除實物展示外,展覽還利用典籍、音視頻及多媒體等,增強互動性和體驗感。展廳近30,000呎,是上世紀初「四大發現」文物最大規模展覽。

香港故宮換展品 乾隆「一人火鍋」愛涮鴨肉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即日起展出新一批北京故宮文物,以及與農曆新年有關的展品。

由春風到秋雨,四時季節更迭,盡顯杯中。這套清朝康熙年間的「青花十二月花卉圖題詩句杯」,12隻齊集詩、書、畫、印,全部獨一無二。每年二月舉行的花朝節,在祭禮時用作酒杯,祈求耕作豐收。

這套杯連同與其他紫禁城珍寶,最新外借到香港故宮,當中17件書畫、陶瓷、服飾等,是國家一級文物,分布在不同展館內,預計展出至三月。

「一人一鍋」並非現代專屬。這個「花卉紋火鍋」,可以放置炭,揭開便可煮食。文獻紀錄乾隆帝一年打逾200次火鍋,喜歡吃鴨肉,就可看到「一人一鍋」當年已經盛行。

農曆新年將至,還有這幅最應節的銅製「歲朝圖掛屏」。這幅掛屏有兩個柿子和如意,代表事事如意,而中間有花瓶,希望可以保平安,上面是皇帝喜歡的花,希望欣欣向榮。

香港和內地及海外通關後,旅客重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是必到景點之一。

旅客Steve Roddy說:「我是對中國很感興趣的,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看到在北京(故宮)沒有看過的東西。」

旅客楊小姐稱:「解封後第一次來香港,這是一個現代化博物館,我覺得是代表了新時代對博物館重新的詮釋。」

館長吳志華指,現時每日可接待五千至六千人參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指:「往後會密切留意通關後,我們地方(西九)很方便,預計有很多內地朋友來香港故宮參觀,如人多會定每日賣票限額,會有適當安排。」

香港故宮自去年正式向公眾開放,至今已錄得約73萬人次到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