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女法醫處理逾千宗案件從未出錯 持續學習新技術與時並進

甘肅蘭州一位女法醫十年來處理逾1,200宗案件,從未出錯,她是如何做到?

從一份份文件和證物中,查找蛛絲馬跡。十年來,潘紅受理案件1,200多宗,她發出的DNA檢驗報告,法庭採信率百分之百,經手5,600多份文件,保持零出錯紀錄。

蘭州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法醫潘紅表示:「刑事技術作為DNA專業,其實它也是一個很新興的,而且一直在發展的(技術),你如果不學習的話、我覺得就會落伍。刑事技術工作就是一個耐得住寂寞。其實我們更多的就是在幕後,對物證進行研究、比對、分析。」

潘紅在大學修讀醫學系,後來報考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醫系。

潘紅說:「做法醫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生者權、為死者言。每當通過我們的技術,能夠為偵察提供一個方向、提供一個技術支撐,我們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作為一名女民警,其實是非常的驕傲、非常的自豪。」

潘紅曾9次被公安部通報表揚,獲「優秀刑事技術民警」稱號。

甘肅戈壁礦山鐵路物流員工拍片記錄工作 提升培訓效率

甘肅戈壁有礦山鐵路物流員工用影片記錄工作,提升培訓效率,在全國同行業屬首創。

甘肅金昌市擁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鎳銅礦床,又是鉑族金屬提煉中心。在物流公司工作30年的葛小海自編自導自演,拍片記錄工作流程,開創車務段培訓新模式。

物流公司車務段運轉班長葛小海稱:「因為調車員屬於室外作業,在我們車輛上方或者外方,所以到天氣最熱的時候,車房曬的時候溫度能到40多度,在最冷的時候三九天,我們也一樣就是說在室外作業。由於外面環境變化比較大,所以說危險系數也相對高,所以對我們調車員來說,安全意識要求也比較高。」

他不用填鴨式教授,指枯燥的文字提不起大家興趣,亦無法直接看到操作技巧。

葛小海指出:「(之前培訓)一直是通過文字去描述的,可能不是很統一、而且不直觀,最後就說是照片、視頻。從2015年拍攝第一部就說,是以手閘使用為內容的一個教學片。到現在為止來說,拍攝了一部最長的是50多分鐘、一個調車員整體的培訓教學,光車務段現在延續拍攝大概有6(0)、70部了。」

現時愈來愈多一線工人加入拍攝,嘗試用更有趣、更精細的影片,展現工作難處,令新員工更快掌握內容及技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