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等地開始試行四天工作周之際,南韓提出改革工作制,將每周法定工時提升至69小時,民眾強烈不滿,總統尹錫悅在壓力下,要求相關部門改善方案,並特別考慮年輕人看法。
南韓的工作環境被當地打工仔形容為「地獄朝鮮」。根據《勞動法》,僱員每周最高工時是52小時,而當中的40小時為正常工作,另外12小時為加班時間。
經合組織在2021年的數據顯示,南韓民眾平均全年工作1,915小時,時數位居全球第五,相對澳洲和美國,分別多出221小時和124小時。
南韓政府計劃今年中,向國會提出修訂《勞動法》,稱是要令工作更靈活,包括納入加班儲蓄制度,即容許將加班時數儲起,兌換成假期,並與其他有薪假期,包括法定年假一併使用。
當局同時計劃改變工時計算方法,以一個月、一季、半年或一年做計算,企業可以按淡旺季,與員工協商加班時間,例如將工時集中在旺季。在新制下,每周法定時數將由52小時,大幅提高至69小時。
方案引起輿論強烈反彈,勞工團體批評當局並未考慮打工仔的健康,將國民當成被剝削的對象。反對派表明,會極力阻止修例通過。
在輿論壓力下,總統尹錫悅態度軟化,指示勞動部門改善方案,並要著重年輕人的看法。有意見認為,南韓的出生率創新低,當局不應因過長工時,進一步影響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