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返鄉大學生投身現代農業 運用手機直播推銷農產品

甘肅酒泉有「90後」返鄉大學生投身現代農業,手機當農具,直播成農活。

酒泉市肅州區這個綠色生態產業園,戶外天氣寒冷,溫室內一片綠色。「90後」付天澤同母親正網上直播,介紹自家種植的小番茄、人參果盆栽等產品。

良禾農業公司技術部門負責人付天澤表示:「我在大學的時候學的是生物技術,我家就是種大棚(溫室)的。我從小大概是六年級的時候,家裡面就開始種大棚了,我對這個農業也比較感興趣。去年6月份畢業之後就來到這兒,和我媽一起創辦了這個企業。」

付天澤和母親通過技術入股加入公司,他們原來管理7座溫室,亦變成現在37座,依託公司和產業園科技,種植使用自控無土栽培技術及農家肥,不使用化肥。

付天澤稱:「我母親她自己本人也比較擅長社交,我就鼓勵她去做一些網絡銷售進行直播。在我身後這片區域,是我們研學活動的場景。小朋友可以過來參與到我們種植當中,去栽培一些人參果、草莓,親自去動手感受種植的樂趣。」

在工作中,他還將母親多年種植經驗,整理成冊進行推廣,又對回鄉務農有新的理解。

付天澤指出:「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同學都更願意留在城市,但是我感覺回到家鄉從事農業,並不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相反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覺得是需要有年輕的力量來投入到這個產業當中。我覺得回來能陪在父母身邊,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酒泉有公司農作物種子市佔率逾半 設「二維碼身份證」辨真偽

甘肅酒泉農作物種業發展蓬勃,當地有公司出品的種子不僅市場佔有率高,更有「身份證」辨別真偽。

甘肅酒泉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天然隔離條件好,是農作物種子生產及繁育黃金地帶。

設在此處的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培育的種子在內地市佔率過半,更外銷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當地這間種子公司用顏色分辨種子配方,亦用二維碼辨別種子真偽。

敦煌種業先鋒良種公司加工主管閻常斌表示:「這是根據客戶和銷售區域的不同,針對不同的客戶和不同的病蟲害,完了以後有不同的配方。我們每一個包裝的小袋產品都是有一個二維碼,這個二維碼的話它就是我們這個小袋產品的一個『身份證』。通過再最後銷售到咱們的市場和終端的客戶手裡的時候的話,會通過掃描它這個二維碼,來識別我們這個產品的真偽。」

有好的種子亦要有好設備。這間農業設備公司就研發5G無人駕駛抽雄機去除雄穗,一日能代替近300名工人,自動完成去雄作業。

田間育種裝備製造公司經理侯景僖稱:「以前雜交玉米去雄呢,主要是依靠人工,需要人工一棵一棵地將玉米雄穗抽出,工作量非常之大。進口設備售價很高,而且在國內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酒泉現時有逾200間註冊種子生產企業,培育超過20個粟米、花卉和種子品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