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螺螄粉是受市場歡迎的「網紅小食」。當地有年過七十的鄉村「愛迪生」,發明酸筍切絲機,提高螺螄粉生產效率。
隨著螺螄粉熱銷,它重要配料酸筍亦需求大增。柳州這間工場,工人將醃製好的酸筍放入切絲機,切成均勻的條狀。日產量近10噸。
柳州石山腳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周小林說:「以前是沒有甚麼設備的,只能通過我們傳統的手工來切,切出來那些(酸筍)也不規則。我們通過這個設備,我們把這個傳統醃製的(酸筍)切得很好,一台設備等於10個(至)20個工人的量,才能有這個產能出來,既安全又方便。」
發明這台切絲機的是一名73歲的村民。他從未系統學習過機械知識,1975年到農機廠工作,和團隊設計研發打穀機等農業機械,受到周邊村民歡迎。
為跟上時代進步,他自學電腦繪圖、線切割,及看電路圖等技能。
農業機械製作工匠梁嘉慧指:「現在就要電腦,沒電腦我根本做不了。邊用邊學、問好多朋友,還有翻些書來看,才知道用這個繪圖的軟件,工作效率高、又精準。」
有酸筍生產商請他製造切絲機,他用兩年研發成功。不僅切割的酸筍條外形美觀,符合各項食品標準,而且設備造價較國外同類機器低很多,令鄉鎮企業和農民用得起。
2017年至今,他已獲內地5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