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5歲少年獲取錄劍橋博士後 父親稱從小養成好習慣為關鍵

南京一名15歲少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取錄為博士後。

15歲的何宜德,3歲時在雪地裸跑的短片,在網上引來熱議,之後又駕駛過帆船、飛機,穿越新疆羅布泊,多次獲得世界機械人大賽冠軍。

他8歲報名參加南京大學自學考試,順利通過22門課程考核,11歲就拿到南京大學銷售管理專科畢業證書,之後完成本科,同時攻讀碩士和博士。他總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何宜德說:「我覺得首先第一個,就是要在學習中要給自己定目標。有目標之後,你再去學習就會事半功倍。第二個我覺得就是用一些科學的工具,我通過錄音筆或者錄屏,把聽不懂的地方再去複習。」

他父親從商,重視對孩子的培養。

何宜德父親何烈勝指:「對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尤為重要,因為陪伴讓孩子能夠堅持得更久。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小的時候行為習慣的一個養成。」

學習之餘,何宜德亦酷愛機械人競賽,善於編製程式和操控。亦會學習南京剪紙等傳統非遺手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台灣青年憑收購《金陵圖》南京開店拓展文創產業 促進兩岸交流

有台灣青年透過收購古代畫作《金陵圖》,繼而在南京開店,從事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這幅描繪宋代南京城市風貌的古代畫作《金陵圖》,目前世上只存3幅,兩幅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剩下的卻是收藏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廣場內這間小店。店舖主人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從事文博數碼化工作,十多年前跨海來到大陸紮根,並堅守自己熱愛的職業。

台灣青年殷伊玲表示:「這一幅德基的《金陵圖》,是我們從海外收購回來的。我們兩岸的研究(學者),對於《金陵圖》的研究組織一個小組。所以我們之後做了一個更大的、更大的對文物典藏一個數位化,可以把真人(模擬)實境秀帶進去我們的《金陵圖》裡面,了解我們金陵古都裡面宋朝最繁盛的那個生活場景。」

不想大家只能隔著玻璃欣賞原作,她亦設計出拼圖、磁石貼及玉兔焚香爐等周邊文創產品,讓大家私藏,不少受到年輕人青睞。

殷伊玲稱:「2023年我們說前『兔』似錦,在我們的《金陵圖》裡面,宋代的文人雅士有四大雅事,朋友相聚可以一起品茗,然後再去燒一支這樣的香,也是非常清新典雅。」

殷伊玲表示,兩岸同根同源,相信透過歷史文化,兩岸民眾可產生共鳴。她亦期望2023年《金陵圖》三幅作品能夠合體展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