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一起國事訪問俄羅斯三天,中方形容此行是友誼、合作與和平之旅。俄方就稱兩國元首會討論國際舞台形勢在內的最敏感問題。有分析認為,習近平此行可能調解烏克蘭危機。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在下周一至三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中俄元首會就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及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習近平主席訪俄將是一次和平之旅,雙方將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基礎上,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稱,兩國元首下周一在莫斯科,先舉行非正式午宴及「一對一」對話,到了下周二舉行會談,之後發表聲明。俄方又指,雙方將簽署一系列重要文件。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接受內地《環球時報》等傳媒訪問,他稱今年正值中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中俄去年貨物貿易額,實現約1,902億美元的歷史突破,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優化,預料中俄貿易會再創新高。
他強調中俄兩國走出大國戰略互信之道,兩國關係不受第三方干擾,更不受第三方脅迫,世界越是動盪不安,中俄關係越應穩步向前。
除了雙邊合作,外界關注中俄元首會否討論俄烏局勢。中國上月發布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提出12點立場,包括俄烏要停火止戰和啟動和談等。
克里姆林宮就稱,俄中元首將會討論包括國際舞台形勢在內,最關鍵及最敏感問題,又讚賞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穩重及平衡立場。
汪文斌指出:「中方的主張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勸和促談。我們始終認為政治對話,是解決衝突爭端的唯一出路。拱火遞刀、單邊制裁、極限施壓,只會激化矛盾、加劇緊張,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和期待。」
今次是習近平在全國人大會議連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外訪,《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習近平會晤普京之後,可能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視像通話,若果屬實會是俄烏戰事以來首次對話。
俄羅斯有專家分析指,中國早前成功調解中東問題,習近平此行可能是中國調解烏克蘭危機的下一步,又指北京正積極充當國際關係的調解人,願意促進不同地區的和平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