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部超過六百天沒下大雨,面臨乾旱,部分水庫蓄水量跌至約一成。缺水亦影響香蕉產量。
全台流域面積最大的高屏溪,川流量降至每秒6.6立方公尺,是歷來同期新低,部分河段開始乾至見底。
作為高雄的主要取水源,面臨乾旱,當局唯有「臨渴挖井」,開鑿50個新井,預計每天可增加13萬噸水源,同時動用沿岸11個抗旱井暫時「救急」,希望可以等到梅雨季降雨。
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何達夫稱:「目前我們從屏東一個產業園區,將它11口的既有水井裡面的水,目前他們沒有在用的水,那透過一個7.6公里的管線,來送到高雄地區。」
高雄今年以來累積降雨量,只有往年同期的四成,南部的曾文水庫、白河水庫及霧社水庫的蓄水量,都降至只有一成多。
在全球暖化下,有立委憂慮缺水會成為常態,建議檢討水費機制,針對高耗水量行業徵收更高水費,促使企業節約用水。
缺水亦影響農作物生產,香蕉產量驟減,產地價格由每百公斤約二千元新台幣,增至現時的四千多元,預計會繼續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