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加快。中國及巴西宣布建立人民幣清算所,兩國企業可以直接使用本幣交易。中國亦完成首單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
巴西總統盧拉因病押後到下月11日國事訪問中國,但巴西的商界代表團等不及,提前抵達北京,在周三的中國巴西商業研討會上,與中方簽訂二十多項合作協議,包括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所,允許兩國企業在雙邊貿易及投資直接以本幣結算,即是人民幣及巴西雷亞爾,無須以美元作為中介貨幣,從而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根據協議,中國工商銀行在巴西的分行,成為巴西人民幣清算行。
巴西財政部表示,工商銀行是大型中國金融機構,可保證讓巴西企業的收益,即刻轉換為人民幣。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巴西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有利於中巴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交易,促進雙邊的貿易投資便利化。」
中國與巴西能夠就人民幣結算達成協議,基礎是過去13年來,中國一直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總額破紀錄,超過1,500億美元。
人民幣國際化近期加快推進,包括完成首單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由中海油與道達爾能源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達成,相關液化天然氣來自阿聯酋,以人民幣結算的成交量約為6.5萬噸。分析指,交易標誌著中國在油氣貿易採用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探索,踏出實質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