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據報正考慮修訂遊客購物免稅的安排,可能包括離境前才退稅,以打擊倒賣免稅品情況。
日本現時對逗留不滿半年的外國遊客實施購物免稅,條件是每筆消費總額超過5,000日圓、折合大約280港元,並且要等離境後才能使用商品。
不過有關制度因為是「先退稅、後審核」,並且准許遊客提前將商品寄出國,部分人利用這漏洞倒賣免稅品獲利。
共同社引述消息指,日本政府已開始探討徹底修改有關外國遊客免稅制度,改為先支付百分之10的消費稅,再進行確認,並向滿足條件的人退稅。政府將在今年內擬訂稅制改革詳情,最快在明年實施。
報道指,政府亦考慮對離境時拖欠稅款的遊客,採取再度訪日時徵收稅款的做法。對於購買量較少、顯然不是以倒賣為目的的遊客,政府將探討維持現行方案。
日本財務省表示,去年海關檢查出需徵稅的商品,總值約22億日圓,但因為部分遊客聲稱沒有錢等原因,九成以上未能徵收。
早前曾有台灣情侶購買4.7億日圓商品、折合逾2,600萬港元,並提前寄往海外,離境前被發現寄送單收據同購買紀錄不符,要求補繳4,700萬日圓稅款,但最終沒有繳款就離開。
日本打算探討的做法,現時已在歐盟實施,亦有部分國家採取等遊客回國後才退稅的方式。不過日本部分零售及旅遊業界就擔心,修改免稅制度會打擊遊客購物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