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中方指封殺美光是基於事實

美國晶片商美光未能通過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要求關鍵訊息基楚設施營運者停止向美光採購產品。中方指,措施是基於事實作出。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有關部門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產品的網絡安全審查是依法實施的,決定是基於事實作出的。中國的網絡安全審查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我們也不排斥任何國家的技術和產品。」

毛寧指出:「美國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將1200多個中國企業和個人列入各種清單,實施各種限制,這才是經濟脅迫,這才是不可接受的。」

美國不預期與華貿易關係有突破 將續檢視關稅是否具經濟及戰略意義

美國不預期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有突破,會繼續檢視三千億美元中國貨關稅是否有經濟和戰略意義。

商務部長王文濤上周分別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是二月氣球風波以來,中美官員首次在美國會面。

但美國副貿易代表比安奇接受《路透》訪問時,不預期中美貿易關係有任何突破,即使嘗試繼續保持各級別對話,但相信溝通有困難,所以去年開始檢視三千多億美元中國貨的關稅,亦不會受兩國關係影響,主要是研究行業和有關各方的意見,再向財政部等其他部門諮詢,確定哪些關稅有戰略意義、在經濟上合理。

有關檢視九月底到期,外界猜測屆時可能宣布會否調整。去年美國總統拜登曾透露,正考慮會否放寬,以遏抑通脹,但比安奇示意相關討論已中止,因為物價已回落。

國家網信辦上周宣布,美國最大記憶體晶片商美光未能通過網絡安全審查,要求關鍵訊息基礎設施停止採購美光的產品。雖然內地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商可以向南韓三星、SK海力士等尋求替代供應,但《彭博》引述消息指,南韓政府不鼓勵晶片公司趁機搶佔市場,因為視美國是半導體行業長期合作夥伴,不想破壞雙方關係,而且由於有運用美國技術,在內地的廠房亦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

政情網站Axios上周五報道,美國準備夏天稍後時間發布行政命令,限制投資與中國國防相關行業,但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麥克亨利質疑,單是限制投資個別技術,未必較全面出口管制有效。

中方多次批評美國管制是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晶片等高科技貿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