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考古專家修復漢墓出土「天回醫簡」 整理為多部醫書出版

四川成都考古人員11年前在漢墓發現一批竹簡,經過專家多年保護修復,證實是珍貴的古代醫書。

2012年,成都金牛區天回鎮老官山發現西漢時期墓葬,出土大量醫學簡書,被稱為「天回醫簡」。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任肖嶙說:「在我後面這些的話,都是老官山(漢墓)出土的竹簡,老官山出土的『天回醫簡』是目前中國出土的唯一一部『扁鵲醫書』。」

肖嶙表示,930支竹簡在淤泥埋藏兩千多年,出土後軟得像麵條,內部結構非常脆弱,文保工作十分艱難。

肖嶙指出:「它(竹簡)應該說是一個『歷史的講解員』,(竹)簡上面的每一個字都非常非常的重要。首次採用了計算機的正射影像進行信息的採集,把(竹)簡的疊壓關係記錄清楚。脫色了以後,拍攝到了更清晰的紅外照片,對後期釋文整理的話,奠定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

工作人員及時將這些書簡影像資料提供予古文字專家同步研究。經過10年不懈努力,「天回醫簡」被整理為8部醫書出版,涉及經脈、腑臟、刺法、治療馬病等內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個古代方藥,這批竹簡預計兩年後在博物館展出。

「可樂男孩」難忘汶川大地震中獲熱心人幫助 長大後致力參與公益活動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當時一位獲救的「可樂男孩」吸引全國關注。他長大後加入可口可樂公司,堅持做公益。

1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壓在高二男生薛梟身上80個小時的預製板終於被移開,當時他說想喝冰凍可樂,被稱為「可樂男孩」。

他後來獲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免試取錄,畢業後加入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成為「可口可樂世界‧成都」博物館館長。

「可樂男孩」薛梟稱:「因為2008年地震的時候,我受到非常多好心人的一些幫助,大家來看望(我),然後有的還甚至給我心理輔導等等。然後我當時在出院的時候,我就在想,我說我以後有能力了,我一定也要去幫助更多的人。」

他曾擔任北京冬殘奧會火炬手,亦是成都大運會志願者。由「捐一元為災區學生送營養」,到前往涼山、巴中幫扶貧困學生,多年來他組織及參與志願活動過百場。

薛梟表示:「『可樂男孩』的定義,已經叫作可樂、樂觀的一個男孩子。最開始的時候確實就是喝可樂,它就是甜的,然後也能讓我的身心感到快樂。然後到後來不僅僅是喝可樂這個事情,然後也包括我在工作中、我要做很多公益的一些活動,然後帶大家一起出去做志願服務等等的這些事情,也讓我感到很快樂。」

在汶川大地震15周年之際,「可樂男孩」繼續出發。

薛梟說:「我感謝15年前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