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1992年高峰期曾有逾30分店的海皇粥店,其母公司海皇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本周三(5月7日)晚上突然公布終止全部業務,約100名員工受影響,涉及金額約為1500萬元,主要包括欠薪及解僱補償等項目,加上員工遲遲未能聯絡僱主,海皇粥店及其創辦人因此近日備受外界批評。
海皇粥店Facebook專頁於昨天 (5月9日) 晚上,上載了海皇粥店兩名創辦人蕭楚基及蔡汪浩為下款的聲明,稱昨日已開始清盤程序,委任了清盤人負責後續安排,而兩人昨日已主動聯絡勞工處提供所需文件及一切細節,而勞工處亦會加快地按程序處理後續事宜,承諾會盡力配合政府部門處理剩餘的勞資問題,希望社會各界體察時艱,暫停一切的猜疑及抹黑。
聲明澄清關於「無良企業」指控及員工薪酬爭議,指海皇經營33年期間兩人始終恪守企業及僱主責任,所有員工的工資及福利均是準時發放,無一缺少;聲明又提到他們2名七旬老翁從未放棄找辦法集資,包括出私人房產甚至連二人唯一的居住物業都已被賤賣、自疫情以來他們已動用超過三千萬港元私人資金填補公司虧損、到處問朋友借款,一直以來都用盡一切方法嘗試挽救公司及公司業務,均是為了確保有足夠資金去支付員工薪酬及其他經營費用。
聯合聲明提到,他們一直期望疫情後的經濟會越來越好,亦深信香港由治及興的過程能令生意有所增長,但無奈香港消費及飲食模式持續改變,粥品需求持續下滑,收入虧損問題一直無法改善,因為經營環境極其嚴峻,而無奈結束業務。
![]()
![]()
![]()
![]()
![]()
據了解,海皇粥店早於2024年3月已被業主追7個月的逾百萬元租金,同年8月起至今年4月,更每月被不同業主入稟追租,總金額約937萬元。除租金問題外,海皇亦曾因服務費及合約糾紛,遭人入稟追討。創辦人之一的蔡汪浩2023年曾抵押九肚山皓朗山莊豪宅,二按後再向財務公司借取120萬元,並於2025年出售該物業,帳面獲利1100萬元。
勞工處指出,截至昨日 (5月9日) 收到近100名海皇粥店僱員的求助,主要涉及欠薪及解僱補償等項目,追討金額約為1500萬元。勞工處表示,正積極跟進事件,並已聯絡海皇粥店管理層,要求僱主向僱員支付欠薪及解僱補償。勞工處呼籲其他海皇粥店僱員,盡快到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各分區辦事處登記資料,處方為所有已登記的本地僱員及輸入勞工提供適切的協助。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天 (5月10日) 表示,政府的破欠基金有約70億元儲備,預料被解僱的海皇粥店員工,可以在3個月內取回欠薪和補償。他又指,處方會調查破欠基金有沒有被濫用。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必須在僱傭合約終止後的七天內支付終止僱傭合約的款項,如有足夠證據,勞工處會提出檢控。
飲食業職工總會會務主任招冠聰表示,一旦資方聯絡勞工處提供所需文件及一切細節,將有助讓員工直接申請破欠基金,否則員工需到勞資審裁處落案,整個法庭程序估計需時6至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