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多人需要入住老人院,加上虐老新聞時有所聞,很多人或者擔心「臨老過唔到世」,對老人院非常抗拒。「東張+」 《非常星期天》一連六集探討安老院舍積極的一面。今集請來社工Andrew比較安老院與工人照顧的利弊,或者改變社會對安老院舍的絕望印象!
坊間常常覺得需要入住老人院就像人生絕路,生活從此沉悶像「等死」,現實真的這麼絕望嗎?
![]()
Andrew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社會服務主任,他說:「作為頤養院的社工,其實我覺得入住安老院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他強調,因長者入住安老院可獲更專業的照顧,而照顧者也可放下重擔。
「有些人很擔心住安老院很慘?其實某程度上這是一個錯覺。」Andrew籲大家放下對老人院成見。他解釋,很多院舍都有針對長者需要設計環境,讓長者生活更舒適,針對他們所需。另外,員工也會接受培訓,讓他們學會多聆聽、多留意、多關心長輩的個別作息需求,減少限制。
![]()
「如果長輩喺屋企習慣八、九點先起身,但在院舍內被要求七點半吃早餐,晨早流流就捉佢起身,俾你都唔鍾意啦!」Andrew指出,長者入住院舍前通常會進行評估,以便院方了解他們的日常習慣,並盡量讓他們在院舍內的生活與家中無異,不會有很多限制。
比較安老院與聘請工人照顧的差異,Andrew認為在家安裝監控設備以至請工人也有另類監控感覺,生活體驗也較單調,而且頤養院的好處之一是能夠提供更規範的藥物管理,確保長者不會忘記或錯誤服用藥物。
![]()
👴行動能力較好長者可自由出入👴
例如Andrew服務的頤養院,行動能力較好的長者仍可以自由出入,到院舍附近的地方散步,而行動能力較弱的長者亦可以參與集體活動,而院舍內的活動也會針對長者能力設計,非常多元,例如可參與戲劇演出、園藝、編織班、打非洲鼓或音樂等,讓長者能夠嘗試新事物,探索新的生活可能性。
據說有些年輕人參觀後都感到驚訝:原來長者的生活仍然可以如此多姿多采!
![]()
關於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一站式「關愛‧靈養」的照顧服務,包括二十四小時護理照顧、復康服務、心理輔導、社交及靈性支援服務並專為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而制定的照顧服務,及設立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為體弱長者而設的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以及短期及長期住宿服務,務求為長者提供身體、心理、社交及靈性方面的合適關顧,活出信望愛,被尊重、獨立自主及豐盛的晚年生活。
🌈《非常星期天》系列專訪
「東張+」獨家訪問,將會探討一些「非常」、「不尋常」的人、事、物,包括特殊特質或症狀,例如特殊需要學童、情緒問題,婚姻問題、或者失眠甚至老病等問題,讓公眾打破日常種種刻板印象和誤解,加強理解情緒受困人士的需要,給這些已經很努力的人們多一點理解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