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人口老齡化,加上近日的老人照顧者輕生悲劇,引起大家關注到人生必經的問題:老病死。「東張+」 《非常星期天》請來頤養院院牧呂海英傳道(Conny)探討信仰如何讓老人家重拾生存意志和盼望,原來身體會衰殘,但我們的心靈仍然可以一天比一天強大!
人生充滿困難和痛苦,Conny坦言,華人社會視死亡為不吉利的話題,大家都害怕談論死亡,這種忌諱只會令大家對死亡的恐懼加深,然而,基督信仰中,教徒相信人死後會回到天家,有助大家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
本身是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院牧的Conny在服務中發現,很多老人家在被安排入住老人院的時候都會感到恐懼和害怕,所以「神與我們同在」這信念非常重要。「我們的信仰告訴我們,上帝應許過我們,祂會與我們同在,這份同在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在心底裡都渴望一份陪伴。」
Conny坦言,在變老的過程中,長者對人生很多東西慢慢失去控制,「從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從可以發號施令到被決策…」,難免會活在惶恐中。因此信仰強調上帝同在,讓長者在惶恐中有堅定的支撐。
![]()
然而除了信仰,他人對長者的心靈關懷也非常重要,能助長者重拾生命的盼望和生存意志。Conny舉例說,他們會通過靈性評估,了解老人家的特質和喜好,評估老人家的內在力量並提供支持,例如舉辦一些活動配合長者興趣,讓他們回望自己一生的經歷再重整價值。
👴長者一樣可以重現歡顏👴
就像一名90多歲的老校長,初到頤養院時沉默寡言,但當大家讓他回憶、細數過去的教學經歷後,他逐漸展現笑容和熱情,後來更熱心參與詩班活動,重拾快樂的滋味;另一位喪偶的婆婆本來已失去生活動力,但透過回顧她的過去,例如愛唱粵曲、傳福音的經歷時,她終找回自身的價值、信念,Conny信心滿滿地說:「讓這些過去成為今天的力量、今天的價值!」
![]()
「我們不單停留在過去,我們還有將來。」Conny強調長者還有將來!頤養院會舉辦一些生命故事的慶典,邀請長者的家人、朋友和其他教徒一起參加,述說長者的生命故事,將他們的信念、價值傳承下去,感動、影響其他人,「將來是怎麼樣的?我們會看到過去她能發揮這麼多,內心一定有一些價值驅使,就要想想如何演化傳承到下一代?」
有長者本來失去半邊身活動能力,卻因準備拍攝短片給兒孫而精神抖擻,更用心預備了講稿呢!
「其實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希望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是讓我們在困難中繼續前行的力量。很多自殺的案例,正是因為人們找不到出路,感到絕望。」因此,透過讓長者生命繼續發光發亮,讓他們能找到真正的盼望和出路。
「我記得聖經中有一句話,說我們的身體會衰殘,但我們的心靈可以一天比一天強大」,Conny寄語大家勇敢準備好面對老、病以至死亡,雖然老病死都無法避免,但「仍然可以在神的同在中獲得力量」!
![]()
關於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
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一站式「關愛‧靈養」的照顧服務,包括二十四小時護理照顧、復康服務、心理輔導、社交及靈性支援服務並專為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而制定的照顧服務,及設立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為體弱長者而設的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以及短期及長期住宿服務,務求為長者提供身體、心理、社交及靈性方面的合適關顧,活出信望愛,被尊重、獨立自主及豐盛的晚年生活。
🌈《非常星期天》系列專訪
「東張+」獨家訪問,將會探討一些「非常」、「不尋常」的人、事、物,包括特殊特質或症狀,例如特殊需要學童、情緒問題,婚姻問題、或者失眠甚至老病等問題,讓公眾打破日常種種刻板印象和誤解,加強理解情緒受困人士的需要,給這些已經很努力的人們多一點理解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