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西望|患癌病人續保遭遞增保費及醫療費自負額 苦主報東張提醒保險魔鬼細節

陳小姐是癌症病人,在2021年確診肺癌,大病之中,她慶幸在2017年已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高端保險,醫療費用全包,一年醫療保額達三千萬。一年保費只需9764元。索償時,只需墊底費25000元。
陳小姐認為,萬一有大病,這份保單能給自己全面的醫療保障。
在2021年,陳小姐體檢時發現左肺有腫瘤,醫生建議部份切除,最初手術費需70萬。陳小姐稱,若無買保險,需花光積蓄,甚至要連累家人。
她選擇在養和醫院進行手術治療,但是,醫治後的索償道路波折重重。
保險公司問她可否住普通大房,又認為醫生收費不合理。陳小姐按要求住大房,但對於為何指醫生收費不合理,保險公司表示內容資料不能公開。
治病後的陳小姐以為大步檻過,但一年後竟癌症復發。她查詢過權威醫生,獲建議電療及吃藥治療,電療每個療程需25萬元,吃三年標靶藥每月3萬元。
治療前,陳小姐向保險公司提供詳細資料,對方看過,認為有問題,指電療費用不合理,但卻沒講怎麼不合理。糾纏約三個月,保險公司才批准索償,令陳小姐的治療大受拖延。
根據陳小姐的保單,在2017年每年保費9764元,到2021年未查到患癌前加至14903元,至今年2025年加到27280元。
陳小姐指,除了每年增加20%保費,在2024年還增加一條:醫療賠償按照80%進行賠償 。按新條款,若陳小姐繼續在養和醫院治療,需自負20%費用。
陳小姐表示,肉隨砧板上無奈接受,但擔心保險公司日後隨時將自負費用加至30%,甚至五成。
她坦言受此困擾影響心情,以致影響病情。
保險條款原本寫明治療費用全包,每年有三千萬,但未用到限額,為何被要求包底兩成?
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接受東張主持俞可程訪問時表示,近幾年香港醫療費用通脹嚴重,每年遞增10%,所以,保險公司作為管理風險的單位,要想法控制成本。否則,醫療成本不斷增加,風險前收取投保人的保費會用完,令大家都失去保險。她指,保險公司有兩種方法控制成本,一是加保費,二是加自付額。
陳小姐慨嘆,當索償時才知道有許多魔鬼細節。
東張去信涉事保險公司查詢,獲回覆稱,會提前向保單持有人發出保單續保文件及任何條款及細則的更新,以助他們在續保前作出知情的決定。
另一名苦主張小姐「報東張」表示,以為幫女兒買了住院保險和醫療保險,遇到意外住院治療,肯定能獲賠償,點知是一廂情願 。
她表示,其女兒早前因車禍受傷申請醫保理賠,卻因不小心駕駛被判刑事責任,保險公司拒賠償。
劉佩玲就此表示,任何與非法行動相關的活動不獲賠償是普世的保險原則。
究竟保險合約中有多少魔鬼細節不易被看清?「報東張」的苦主都希望透過報道,能讓買保險人士警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