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血液狀態可預示健康和壽命。
日本專家指出,三種不良血液狀態可能導致早逝,分別是濃稠血、油膩血和易凝血。
濃稠血,醫學上稱為高粘稠血症,指的是血液黏稠度增高。
濃稠血多由脫水引起,可能導致肥胖和高血壓。
油膩血主要由高脂肪飲食造成,增加血栓風險。
所謂的“油膩血”,在醫學上通常指的是血液中脂肪含量較高的狀態,也就是血脂高的表現。這種情況可能表現為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明顯增高,使得血液呈現出類似牛奶的乳白色,專業術語稱之為“乳糜血”。油膩血的存在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如動脈粥樣硬化、心梗、腦梗等。
易凝血則與壓力相關,易形成血栓。
易凝血,醫學上稱為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由於各種遺傳性或獲得性因素導致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容易發生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病理狀態。易栓症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靜脈血栓栓塞症(VTE),如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為改善血液狀態,專家提出五點建議:
多補充水分
稀釋血液:適量飲水可以幫助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後,會出現血液濃縮的情況,適當多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人體丟失的水分,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有利。促進新陳代謝:水是促進新陳代謝的關鍵元素。體內的許多化學反應如脂肪和糖的燃燒、蛋白質的合成等都需要水的參與。當身體缺水時,這些反應會變得緩慢,進而影響整體的新陳代謝效率。
飲用番茄汁
飲用番茄汁可以有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番茄汁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和伽馬氨基丁酸,可能對心血管健康有益。水溶性番茄濃縮物(WSTC)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凝聚,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食用富含Omega-3的青背魚類
Omega-3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被認為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它們通過降低血壓和減少動脈中的脂肪沈積來發揮作用。Omega-3脂肪酸被發現有助於維持正常血壓,它們有助於血管擴張,使心臟不需要過於用力地將血液推向全身。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這是一種與心臟病有關的血脂。
控制水果攝入量
控制水果攝入量可降低血糖水平:水果中含有天然糖分,如果攝入過多,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或血糖調節能力較弱的人來說,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急劇上升。高血糖患者每天的水果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00克以內,以避免血糖水平過高。
多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能夠加強心臟肌肉,提高心臟泵血效率,從而降低高血壓的風險。它還能改善血管彈性,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和中風。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如快走、慢跑、跳繩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心肌收縮、加速血液循環。
這些措施有助於將“短命血”轉變為“長壽血”。
判斷自己的血液狀態通常需要通過醫學檢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檢查方法和指標,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血液狀態:
- 血液常規檢查: 血紅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血液的攜氧能力,如果血紅蛋白過高,可能是血液濃稠的標志。 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增多也可能導致血液濃稠。
- 血脂檢查: 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三酸甘油酯的水平:這些指標可以反映血液中脂肪的含量,如果三酸甘油酯水平高,可能表明血液較為油膩。
- 血液流變學檢查: 這項檢查可以評估血液的黏稠度和流動性,如果血液黏稠度高,可能表明血液流動性差。
- 凝血功能檢查: 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國際標准化比率(INR)等,這些檢查可以評估血液的凝血狀態。
- 體檢時的觀察: 觀察皮膚、黏膜的顏色,如果呈現過度的蒼白或發紺,可能表明血液狀態異常。 注意是否有容易瘀傷、出血不止或血栓形成的傾向。
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血液狀態不佳,應該咨詢醫生並進行相應的檢查。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血液狀態不佳的日常症狀:
- 經常感到疲勞或無力。
- 膚色蒼白或呈現黃色。
- 肢體末端(如手指和腳趾)經常感到冰冷。
- 經常出現頭暈或眩暈。
- 傷口愈合緩慢,容易瘀傷。
- 胸痛或呼吸困難。
請記住,自我評估不能替代專業醫療檢查,如果有任何健康疑慮,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