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藝人王喜日前在Facebook發帖,自揭患上橫紋肌肉溶解症,導致急性腎衰竭,一度被判需要終身洗腎,他在帖文中寫道:「由被判『終身洗腎』到『自簽出院』;由末期腎衰竭到3B期腎衰竭,證明爸媽給我的基因跌撞唔爛堅如磐石。」
近年王喜主要在台灣居住,去年底他曾上傳一張留院、插有輸血管的照片,指「7,000台幣(約1,700港元)一晚的單人房」,但未有透露因何事入院。
據台大醫院神經部資訊,「橫紋肌溶解症」指的是骨骼肌(橫紋肌)產生急速的損傷,肌肉損傷的結果會導致肌肉細胞的壞死及細胞膜的破壞,肌肉的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myoglobin)便會滲漏出來,進而進入血液並隨後出現在尿中。尿中出現肌球蛋白的狀況稱為「肌球蛋白尿」。故橫紋肌溶解症其實只是一種症狀,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此現象。
在臨床上,受影響的肌肉通常會出現疼痛或有壓痛,肌肉收縮的力量也會下降,肌肉的表皮可能會出現腫脹及充血的現象。當肌球蛋白出現在尿中時,尿的顏色會呈現深棕色,由於肌球蛋白的構造與血紅素有些類似,所以用一般測血尿的試紙來測試也會出現陽性反應。如果血中的肌球蛋白不多,幾天內通常都會痊癒。如果肌肉破壞的較厲害,尿中肌球蛋白的濃度太高時,就會導致腎臟機能的損傷,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
橫紋肌溶解症成因
造成「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幾類:
- 肌肉受到創傷或擠壓。
- 肌肉的創傷可以因撞傷、燒傷而引起,較長時間的昏迷也可能把肢體給壓傷肌肉長時間的抽搐(如癲癇)或持續收縮(如破傷風)。
- 肌肉過度的使用,或太激烈的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
- 在構造上處於較局限空間內的肌肉較容易受損,例如小腿的脛骨肌。
- 肌肉缺血,像四肢的大血管有阻塞時。
- 嚴重的肌肉發炎。
- 像自體免疫失調引起的多發性肌炎,或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肌炎。
- 生物毒素,例如有一種海蛇的毒素。
- 酒精性肌肉病變。
- 代謝性的肌肉疾病,最常見的包括肝醣及脂肪代謝異常。患者平常可能只有輕微的無力或絲毫沒有症狀,不過在持續劇烈運動一陣子後,肌肉會疼痛僵硬,血中CK值會升高,並出現肌球蛋白尿的情形。這些代謝的異常肇因於代謝途徑中某些酵素的缺乏, 這些原因通常必須靠專門的實驗室才能檢查出來。
- 遺傳性陣發性肌球蛋白尿。
- 藥物所引起的肌肉病變。在藥物方面,有些人的體質特殊,在接受某些麻醉藥時會產生一種叫「惡性高溫」(malignant hyperthermia)的情況,患者的體溫會急遽的升高,全身肌肉僵硬;一些接受精神病藥物的病人,會產生「惡性抗精神病藥物症候群」也會導致全身肌肉僵硬。另外較常見的是一些降血酯的藥物,可能會引起肌肉疼痛、無力、甚至達到橫紋肌溶解症的地步。休克及敗血症。
- 原因不明
據醫管局資料,腎病很多時是無徵兆,腎功能衰竭可影響身體所有器官的運作,當發展至末期腎衰竭,若沒有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則可致命。現時本港有1萬多名末期腎衰竭病者。
較高風險患上慢性腎衰竭
- 糖尿病
- 腎小球腎炎包括紅斑狼瘡腎炎
- 高血壓
- 先天性腎病及有腎病家族病歷
慢性腎衰竭成因
以下是2016年本港末期腎功能衰竭新症病人的成因及分布:
- 糖尿病(佔49%)
- 腎小球炎(佔22%)
- 高血壓(佔11%)
- 原因不明(佔9%)
- 其他原因(佔3%)
- 遺傳(如多囊腎)(佔3%)
- 尿道問問題(佔3%)
慢性腎衰竭徵狀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在初期階段時徵狀並不明顯,可包括:
- 小便帶血 / 茶色尿(血尿)
- 小便帶泡沫(蛋白尿)
- 小便混濁(尿感染)
- 小便赤痛、頻密
-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 小便排出小沙石
-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 腰腹疼痛
- 足踝或眼皮浮腫
- 血壓高
【延伸閱讀】
47歲婦人常飲用這一款湯,致腦出血中風亡!4大風險必須要知💡